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或被音译为费米主义,是指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追求性别平权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包括消除性别定型观念,争取为妇女创造与男子平等的教育和职业机会等。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7
何香凝,号双清楼主,女,籍贯广东省南海区,生于香港,中国革命家、政治家、妇女运动先驱,国画家,中国国民党改革派元老。
姚名达,字达人,后改名显微,江西兴国县人,中华民国历史学家、目录学家。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就读时,受业于梁启超,立志研究中国史学史。后来先后在上海暨南大学、江西国立南昌大学任教,致力于史学史研究,在目录学领域则有“中国现代目录学之父”之称。在上海期间,受一·二八事变影响,从书斋走向社会运动,与妻子黄心勉共同创办女子书店和《女子月刊》,热心于妇女运动。日本侵华战争浙赣会战爆发后,组织国立中正大学战地服务团,奔赴前线,在新淦县石口村遇日军,与学生吴昌达一同被杀。
黄慕兰,中国湖南省浏阳县人,原名黄彰定,因仰慕《木兰辞》中的花木兰改名为“慕兰”。黄慕兰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妇女运动,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特工,谍战电影《风声》女主角原型。
张若名,表字砚庄,直隶清苑人,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先驱,“五四运动”时期天津觉悟社创始人之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1924年脱离中国共产党,留在法国读书,成为第一位中国留法女博士。其后在中法大学、云南大学任教,致力于法语教学、法国文学理论研究和中法文化交流。
何春蕤,国立中央大学英美文学系教授,国立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召集人。1982年获美国乔治亚大学博士,1991年又获印第安纳大学博士。为台湾妇女运动先驱之一。
女权火照夜路大游行,是1996年12月21日晚间、在台湾台北市举办的游行。是妇女运动的一次重要活动。台湾女性学学会消息指出,参与人数有2万人左右,花费为新台币50万元左右。
直男癌是中国女权主义者用来形容那些坚决支持传统性别角色,因此被认为是性别歧视和大男子主义的男异性恋者的一个贬义词。它是由中国网络社交平台豆瓣和新浪微博的用户在2014年年中提出的,指的是思想保守的男异性恋者,他们毫不掩饰地坚持传统的父权制价值观,通常是民族主义的的态度来轻视或无视妇女运动和性别平等。
《妇女声》为中共第一份妇女刊物,1921年12月10日创办,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名义出版。旨在传播世界各国妇女运动最新消息,介绍中国妇女运动的动向,引导、团结受压迫、受奴役的中国妇女奋起斗争,公开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无产阶级妇女运动大造舆论。
韩明淑,韩国国会议员、韩国妇女运动领导人物,第37任韩国总理。她也是韩国建国以来的第一位女性总理。
顾燕翎,台湾女性主义者、妇女运动人士,曾任国立交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妇女新知基金会董事长、台北市政府公务人员训练中心主任、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局长、世新大学性别研究所兼任教授、行政院性别平等会委员、台北市女性权益促进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