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带 编辑
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在已经被编号的120,437颗小行星中,有98.5%是在这里被发现的。小行星是由岩石或金属组成,围绕着太阳运动的小天体。因为在比较上这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估计为数多达50万颗,所以这个区域被称为主小行星带,简称“主带”。
1
相关
后期重轰炸期,又称晚期重轰炸,是指约于41亿年前至38亿年前,即于地球地质年代中的冥古宙及太古宙前后,推断在月球上发生不成比例的大量小行星撞击坑的事件,在地球、水星、金星及火星亦同样发生。这个事件的证据主要是基于在月球取得的样板的测年结果,大部分陨击熔岩都是在一段相当短的时间内形成。有很多的假说尝试解释进入太阳系内侧的小行星或彗星碎片的成因,但却仍未有共识。其中一个著名的理论是指当时类木行星正进入轨道,引力将在小行星带或古伯带的物体抛入同心轨迹并撞向类地行星。虽然如此,有些争议指这些月球样板的数据并不一定来自这种灾难事件,而测年的结果聚集在同一段时间是因在同一的撞击盆地取样所致。
小行星1816是一颗小行星带,代号1936 BD,由西里尔·杰克逊在1936年1月29日发现于约翰内斯堡。名称来自非洲西海岸的国家利比里亚。
鸦女星族是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小行星带内的一个家族。它们是在大约20亿年前的一次灾难性撞击下形成的,已知的最大成员直径约为41公里。鸦女星族的群集沿着相似的轨道在空间中运行,大约已经发现了300颗的成员,但只有约20颗的直径超过20公里。
梅西尔德星是一颗位于小行星带的小行星,直径大约50公里,由约翰·帕利扎于1885年所发现。梅西尔德星拥有一个椭圆形的轨道,公转周期则超过4年。
小行星153 是一颗位于小行星带外侧的大型小行星,直径约为170千米。由于它主要由碳质球粒陨石组成,所以表面非常暗。它是在1875年11月2日由奥地利天文学家约翰·帕利扎发现,并以天文学家狄奥多·冯·奥普泽的女儿命名。
柯伊伯带,又称作伦纳德-柯伊伯带,另译柯伯带、,位于太阳系的海王星轨道外侧,在黄道面附近的天体密集圆盘状区域。柯伊伯带的假说最先由美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里克·查尔斯·伦纳德提出,十几年后杰拉德·柯伊伯证实了该观点。柯伊伯带类似于小行星带,但范围大得多,它比小行星带宽20倍且重20至200倍。如同主小行星带,它主要包含小天体或太阳系形成的遗迹。虽然大多数小行星主要是岩石和金属构成的,但大部分柯伊伯带天体在很大程度上由冷冻的挥发成分,如甲烷、氨和水组成。柯伊伯带至少有四颗矮行星:冥王星、妊神星、鸟神星和阋神星。一些太阳系中的卫星,如海王星的海卫一和土星的土卫九,也被认为起源于该区域。
小行星6471,天文学临时编号1983 EB1,是一颗位于小行星带的小行星,由捷克天文学家安东宁·姆尔科斯于1983年3月4日在捷克 Kleť 发现,以阿波罗11号任务中负责驾驶指令舱的美国太空人迈克尔·科林斯的姓氏命名。
小行星207603,天文学临时编号2006 QD111,是一颗位于小行星带的小行星。由鹿林天文台于2006年8月27日发现。以台湾物理学家与教育家刘兆汉命名,为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学会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并于1990年至2003年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
小行星204842,天文学临时编号2007 RN19,是一颗位于小行星带的小行星。由鹿林天文台于2007年9月5日发现。以台湾台中市的逢甲大学,是以卓越的教育水平和突破性研究为特色的大学。。
衫女星,即小行星157,是由法国天文学家阿方斯·路易·尼古拉斯·包瑞利于1875年12月1日在法国马赛发现的小行星带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