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椎 编辑
尾骨又称尾椎, 是三角形的小骨块,由3至5块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其底部上接骶骨尖而形成关节,尖部朝下接肛尾韧带。尾椎无椎弓,无椎管。它是脊柱中最不发达的部分,代表尾巴的退化器官
7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岩盔龙类为蜥脚下目泰坦巨龙类的一个演化支,生存于白垩纪的阿普第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此类群首先由英国古生物学家保罗·厄彻等人提出,他们将其定义为“包含马拉维龙与萨尔塔龙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该祖先的所有后裔”,其成员的共有衍征包含前段尾椎朝前的一面明显内凹,以及新月形的胸板,是相当衍化的蜥脚类恐龙。
俾路支龙属意为“俾路支人蜥蜴”,是蜥脚下目泰坦巨龙类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马斯特里赫特阶的巴基斯坦。模式种是B. malkani,是在2006年由M.S. Malkani命名。俾路支龙与其他恐龙的化石,是由巴基斯坦地质勘探中心的古生物学家团队,在Vitariki附近发现。俾路支龙的模式标本包含七结尾椎,发现于Pab组的Vitariki段。另有脊椎与部分头骨被归类于俾路支龙。研究人员建立俾路支龙科以包含俾路支龙,但俾路支龙科的有效性仍有待古生物学界接纳。
洛西亚龙属为一属可能是图里亚龙类的蜥脚类恐龙,约生存于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交界期间的欧洲,化石出土于西班牙东南部巴伦西亚的大主教村层。模式种巨型洛西亚龙于2001年由Casanovas、Santafe及Sanz正式描述及命名。正模标本属于一只亚成年个体,包含部分头骨、从颈部、背部、荐部到尾部的一系列脊椎、肱骨、尺骨、桡骨、掌骨、胸骨、耻骨、坐骨、肠骨等其他破碎骨头。洛西亚龙的特征在于近端尾椎的神经棘尺寸与形状。肱骨长143公分,略小于潮汐龙约20%。Francisco Gascó估计其身长15至18米及体重12至15吨。
朝鲜角龙属又名韩国角龙,是基础角龙亚目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韩国的白垩纪早期岩层。其正模标本包含36节互相连接的尾椎、部分后肢以及骨盆,是在1994年在韩国京畿道华城市的一处海岸所发现,而到2008年才被首次提及。该标本可能来自lower Tando岩层,地质年代约为103 ± 0.5百万年前。模式种是华城朝鲜角龙,是由韩国地质学家李永南及其同事于2011年所命名、发表,属名意为“韩国的有角脸孔”。
犹他翼龙属意为“犹他州的手指”,是种已灭绝爬行动物,化石发现于美国犹他州的莫里逊组,地质年代为侏罗纪晚期的启莫里阶/提通阶。正模标本是一个不完整、关节脱落的骨骼,分散于数块石灰岩岩块上,包含:颅骨碎片、一节颈椎、三节背椎、一节尾椎、肋骨、肩胛骨的鸟喙骨、以及四肢骨头。在2002年,斯特芬·柯瑞克斯与Debra Mickelson将犹他翼龙归类于翼龙目喙嘴翼龙亚目。在2007年,Chris Bennett认为这些化石没有翼龙类的可鉴定特征,无法做出详细的归类,仅知它们是双孔亚纲的无法归类物种。
犹他翼龙属意为“犹他州的手指”,是种已灭绝爬行动物,化石发现于美国犹他州的莫里逊组,地质年代为侏罗纪晚期的启莫里阶/提通阶。正模标本是一个不完整、关节脱落的骨骼,分散于数块石灰岩岩块上,包含:颅骨碎片、一节颈椎、三节背椎、一节尾椎、肋骨、肩胛骨的鸟喙骨、以及四肢骨头。在2002年,斯特芬·柯瑞克斯与Debra Mickelson将犹他翼龙归类于翼龙目喙嘴翼龙亚目。在2007年,Chris Bennett认为这些化石没有翼龙类的可鉴定特征,无法做出详细的归类,仅知它们是双孔亚纲的无法归类物种。
扶绥龙属是种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中国。扶绥龙的化石是破碎的颅后骨骸,是在2001年发现于中国广西的那派组地层,包含左肠骨、左耻骨、尾椎前部、大部分肋骨、以及左股骨尾端。扶绥龙被叙述成一种基础巨龙形类恐龙。
吕勒龙属是种蜥脚形亚目恐龙,生存于三叠纪晚期的德国,约2亿1600万到2亿300万年前。模式种是贝德海姆吕勒龙,是由彼得·加尔东在2001年所叙述、命名,属名是以德国古生物学家雨果·吕勒。化石是一个接近完整的骨骼,包含:颈椎、背椎、尾椎、部分荐骨、一个肩胛鸟喙突、骨盆、大部分四肢、大部分的手腕。
强龙属意为“不可思议的个体”,是鸭嘴龙科恐龙的一个疑名,化石只有两个尾椎与一个趾骨,发现于南达科他州的兰斯组,年代起初被认为是中新世,现在被认为是上白垩纪的晚马斯特里赫特阶。
吕勒龙属是种蜥脚形亚目恐龙,生存于三叠纪晚期的德国,约2亿1600万到2亿300万年前。模式种是贝德海姆吕勒龙,是由彼得·加尔东在2001年所叙述、命名,属名是以德国古生物学家雨果·吕勒。化石是一个接近完整的骨骼,包含:颈椎、背椎、尾椎、部分荐骨、一个肩胛鸟喙突、骨盆、大部分四肢、大部分的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