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腹平底彩陶罐,是一个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藏于山西博物院。
《鞍马出行图》是北齐墓道壁画,1979年出土于山西省太原市娄睿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现藏山西博物院。
邓峪村石塔造像,又称邓峪石塔,原本位于中国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城南9公里的邓峪村,1965年5月24日入选第一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据塔身题记,此塔雕刻于唐开元八年。邓峪石塔通高3.20米,自下至上分为底座、塔身、塔檐、塔刹。塔身四方,高1.77米,通体浮雕并加彩绘,四面各雕主尊佛像一尊。评论称,邓峪石塔佛像造型端庄,脸型圆润,体态丰腴,神态沉稳,衣纹流畅,带有鲜明的盛唐风格。头光、肉髻、面相、胸腹、双腿、衣饰等处的细节处理突出体现了开元时期的造像特色。1996年,塔刹被盗,下落不明。1998年,塔身被盗,后来被卖到台湾。2015年,藏家将塔身捐给中台禅寺,中台禅寺则将塔身无偿捐赠给山西博物院。石塔的底座、塔檐一直保存在邓峪村,塔身现由山西博物院收藏,塔刹没有音讯。
保德铜贝是1971年出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保德县林遮峪遗址商墓的一批铜贝,青铜材质,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于全世界已发现的最早的金属铸币,共出土109枚,多收藏于山西博物院。
晋侯稣编钟是西周的青铜乐器,铸于前9世纪中叶,具体年份有争议,有厉王三十三年、周宣王三十三年、宣王十三年等诸说。现多倾向为厉王三十三年。属于晋献侯,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葬。全套共16件,其中14件为盗墓者盗掘,后由上海博物馆从香港的古玩市场购得,现藏上海博物馆;2件为考古发掘出土,现藏山西博物院。
人首笄形器,是一件商朝时期的青铜束发器文物,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玉神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博物院藏的一个新石器时代玉器文物,时代约公元前2500年,为国家一级文物。
晋侯稣编钟是西周的青铜乐器,铸于前9世纪中叶,具体年份有争议,有厉王三十三年、周宣王三十三年、宣王十三年等诸说。现多倾向为厉王三十三年。属于晋献侯,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葬。全套共16件,其中14件为盗墓者盗掘,后由上海博物馆从香港的古玩市场购得,现藏上海博物馆;2件为考古发掘出土,现藏山西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