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尔德实验是德国物理学家弗朗茨·梅尔德在1859年进行的关于驻波的实验,他起初用音叉产生振荡,后来换用电振荡器连接拉紧的细线制造此现象。梅尔德在1860年前后首先揭示了驻波现象及创造了“驻波”这个术语。
这个实验证明了机械波的干涉现象。机械波在相反方向传播时形成不动的点,称为节点,梅尔德又称这样的波为驻波,因节点和腹点位置保持不变。
颤动是一种理论上螺旋的或圆形的基本粒子运动,尤其是电子,因而产生了它们所具有的自旋与磁矩。如此运动的存在是由埃尔温·薛定谔于1930年首次提出,这是出于他对自由空间中相对论电子的狄拉克方程式波包解的分析结果,其中正与负的能态间的干涉产生了看起来是以光速绕着中央的位置变动,其角频率为
2
m
c
2
/
ℏ
{\displaystyle 2mc^{2}/\hbar \,\!}
或用频率表示为大约1.6×10赫兹。
物理光学,又称波动光学是光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关于干涉、衍射、偏振与其它在几何光学里射线近似不成立的种种现象。假设光波的波长超小于仪器的尺寸,能取波长趋向于零的极限为近似,则可以使用几何光学的方法来解析问题;对于小尺寸仪器,必须假设光波具有有限波长,改使用物理光学的方法来解析问题。
迈克耳孙测星干涉仪是最早被提出并建造的天文干涉仪之一,它的概念首先由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迈克耳孙和法国物理学家阿曼德·斐索在1890年提出,而迈克耳孙和美国天文学家弗朗西斯·皮斯于1920年在威尔逊山天文台使用它首次测量了恒星的角直径。
在此之前,恒星尺寸的测量是天文学上的一大难题,这是由于传统光学天文望远镜的角分辨率受到物镜口径的限制,即使是人类能制造的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其角分辨率也大约只有10弧度秒的量级,无法达到测量普通恒星所需的分辨率。迈克耳孙测星干涉仪利用干涉条纹的可见度随扩展光源的线度增加而下降的原理,将恒星看作一个平面相干性光源,从而可以很巧妙地测量恒星的角直径。
假设照射一束光波于薄膜,由于折射率不同,光波会被薄膜的上界面与下界面分别反射,因相互干涉而形成新的光波,这现象称为薄膜干涉。对于这现象的研究可以透露出关于薄膜表面的资讯,这包括薄膜的厚度、折射率。薄膜的商业用途很广泛,例如,增透膜、镜子、滤光器等等。
物理光学,又称波动光学是光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关于干涉、衍射、偏振与其它在几何光学里射线近似不成立的种种现象。假设光波的波长超小于仪器的尺寸,能取波长趋向于零的极限为近似,则可以使用几何光学的方法来解析问题;对于小尺寸仪器,必须假设光波具有有限波长,改使用物理光学的方法来解析问题。
差频一词源于声学上两个频率相近但不同的声波的干涉,所得到的干涉信号的频率是原先两个声波的频率之差的绝对值,因此叫做差频。这个概念也用到了光学和电子学中,指两个频率不同的信号进行合波后得到频率为两者之差的新信号。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知名物理学家,他因为发明制作彩色玻璃照相技术,于190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除此之外,他亦对物理波长的干涉现象有其深研,亦有李普曼干涉定律发表。
假设照射一束光波于薄膜,由于折射率不同,光波会被薄膜的上界面与下界面分别反射,因相互干涉而形成新的光波,这现象称为薄膜干涉。对于这现象的研究可以透露出关于薄膜表面的资讯,这包括薄膜的厚度、折射率。薄膜的商业用途很广泛,例如,增透膜、镜子、滤光器等等。
差频一词源于声学上两个频率相近但不同的声波的干涉,所得到的干涉信号的频率是原先两个声波的频率之差的绝对值,因此叫做差频。这个概念也用到了光学和电子学中,指两个频率不同的信号进行合波后得到频率为两者之差的新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