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野县,又称为南壄县,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县,始置于秦朝,位于今天江西省赣州市内。据《淮南子》记载,约前214年,秦征百越时,“一军守南野之界”,此时始有南野县建制,当时属九江郡。前206年,项羽建立西楚政权,南野县属西楚政权九江王英布管辖。前203年,西汉皇帝刘邦劝降原属于西楚政权的九江王英布,改九江郡为淮南国,南野县隶属于淮南国。前201年,西汉置豫章郡,南野县隶属于豫章郡。西汉未年,王莽建立新朝,改豫章郡为九江郡,南野县隶属于九江郡。前25年,东汉时期,九江郡复名豫章郡,南野县隶属于豫章郡。前194年,东汉未年,孙策割据江南,分豫章郡置庐陵郡,南野县隶属于庐陵郡。前236年,三国时期,孙吴分庐陵郡置南部都尉,析南野县置南安县,南野县和南安县隶属于庐陵郡南部都尉。前282年,西晋时期,罢庐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并将南野县并入南康郡,南野县成为历史地名。
纪僧真出身于武吏。刘宋时随萧道成代答书疏,非常受信任。萧道成代宋称帝,他参与密谋,历任中书舍人。司农卿、庐陵郡内史。他向齐武帝求为士族,齐武帝让他见江敩,江敩拒绝。齐武帝说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纪僧真五十五岁在任上去世。
白口城址是一处汉代至南北朝时期古城的遗址,位于江西省泰和县塘洲镇洲头村赣江南岸,是江西省目前发现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汉晋时期城址。有考古学家认为白口城是汉庐陵县的县治及庐陵郡、西昌县建置前期的郡、县治,是庐陵文化的发源地。2006年5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口城又名高城,“高城遗雉”是明代西昌八景之一。
罗厉,三国东吴庐陵郡、南海郡山越首领。孙权嘉禾三年十一月,罗厉与李桓等在庐陵作乱,罗厉又在南海郡作乱。四年夏,孙权诏屯兵蒲圻的镇南将军吕岱督将军刘纂、唐咨等分部讨击。五年二月,李桓被昭义中郎将吾粲所获,罗厉等被唐咨所获,都被斩杀,传首都城建康。孙权诏吕岱:“罗厉负险作乱,自致枭首;李桓凶狡反复,已降复叛。前后讨伐,历年不能擒获,非君规略,谁能枭之?忠武之节,于是益著。元恶既除,大小震慑,其余细类,扫地族矣。自今已去,国家永无南顾之虞,庐陵、会稽、南海三郡晏然,无怵惕之惊,又得恶民以供赋役,重用叹息。赏不逾月,国之常典,制度所宜,君其裁之。”
白口城址是一处汉代至南北朝时期古城的遗址,位于江西省泰和县塘洲镇洲头村赣江南岸,是江西省目前发现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汉晋时期城址。有考古学家认为白口城是汉庐陵县的县治及庐陵郡、西昌县建置前期的郡、县治,是庐陵文化的发源地。2006年5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口城又名高城,“高城遗雉”是明代西昌八景之一。
南野县,又称为南壄县,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县,始置于秦朝,位于今天江西省赣州市内。据《淮南子》记载,约前214年,秦征百越时,“一军守南野之界”,此时始有南野县建制,当时属九江郡。前206年,项羽建立西楚政权,南野县属西楚政权九江王英布管辖。前203年,西汉皇帝刘邦劝降原属于西楚政权的九江王英布,改九江郡为淮南国,南野县隶属于淮南国。前201年,西汉置豫章郡,南野县隶属于豫章郡。西汉未年,王莽建立新朝,改豫章郡为九江郡,南野县隶属于九江郡。前25年,东汉时期,九江郡复名豫章郡,南野县隶属于豫章郡。前194年,东汉未年,孙策割据江南,分豫章郡置庐陵郡,南野县隶属于庐陵郡。前236年,三国时期,孙吴分庐陵郡置南部都尉,析南野县置南安县,南野县和南安县隶属于庐陵郡南部都尉。前282年,西晋时期,罢庐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并将南野县并入南康郡,南野县成为历史地名。
白口城址是一处汉代至南北朝时期古城的遗址,位于江西省泰和县塘洲镇洲头村赣江南岸,是江西省目前发现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汉晋时期城址。有考古学家认为白口城是汉庐陵县的县治及庐陵郡、西昌县建置前期的郡、县治,是庐陵文化的发源地。2006年5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口城又名高城,“高城遗雉”是明代西昌八景之一。
泰和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江中游,现隶属于地级吉安市。泰和县正式建制于汉末兴平元年,古称西昌县,“泰和”之名则始于隋开皇十一年。历史上,泰和县辖境时有扩张与缩小,最大时包括了现整个吉安市南部。但县治几乎总在方圆数里的一个小范围内迁移,核心区域始终未有变化。经多次析置后,到北宋中期,县境基本上稳定下来。泰和县所在的吉泰盆地,天然地形成一个大小适度的独立地理单元,自汉末在吉泰盆地置庐陵郡以来,泰和县绝大多数时期隶属于庐陵郡及其继承者——吉州、吉安府等。因此,关于泰和县的历史,无论文化、建制、重大历史事件,均与整个吉安地区息息相关。
李桓,或误作李恒,三国孙吴庐陵郡山越首领。孙权孙权嘉禾三年十一月,李桓与罗厉等在庐陵作乱。四年夏,孙权诏屯兵蒲圻的镇南将军吕岱督将军刘纂、唐咨等分部讨击。李桓一度投降,但又叛乱。五年二月,李桓被昭义中郎将吾粲所获,罗厉等被唐咨所获,都被斩杀,传首都城建康。孙权诏吕岱:“罗厉负险作乱,自致枭首;李桓凶狡反复,已降复叛。前后讨伐,历年不能擒获,非君规略,谁能枭之?忠武之节,于是益著。元恶既除,大小震慑,其余细类,扫地族矣。自今已去,国家永无南顾之虞,庐陵、会稽、南海三郡晏然,无怵惕之惊,又得恶民以供赋役,重用叹息。赏不逾月,国之常典,制度所宜,君其裁之。”
南野县,又称为南壄县,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县,始置于秦朝,位于今天江西省赣州市内。据《淮南子》记载,约前214年,秦征百越时,“一军守南野之界”,此时始有南野县建制,当时属九江郡。前206年,项羽建立西楚政权,南野县属西楚政权九江王英布管辖。前203年,西汉皇帝刘邦劝降原属于西楚政权的九江王英布,改九江郡为淮南国,南野县隶属于淮南国。前201年,西汉置豫章郡,南野县隶属于豫章郡。西汉未年,王莽建立新朝,改豫章郡为九江郡,南野县隶属于九江郡。前25年,东汉时期,九江郡复名豫章郡,南野县隶属于豫章郡。前194年,东汉未年,孙策割据江南,分豫章郡置庐陵郡,南野县隶属于庐陵郡。前236年,三国时期,孙吴分庐陵郡置南部都尉,析南野县置南安县,南野县和南安县隶属于庐陵郡南部都尉。前282年,西晋时期,罢庐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并将南野县并入南康郡,南野县成为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