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义 编辑
春秋笔法,又称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透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原意是指由后世人严格查定前人,看谁是极恶之人、谁尊敬当朝,即所谓“善恶自有历史证明”。当下,春秋笔法则指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
1
相关
春秋大义是儒家的基本精神,旨在明辨是非、邪正、善恶、褒贬。春秋,指东周诸侯列国之春秋,为先秦时代各国的编年体史书,但各国春秋只载其事而无其义。后孔子以修订鲁国《春秋》为范本,就历史之事件,言春秋之微言大义,成为儒家六经之一。成书原因据《孟子・滕文公下》说明因孔子周游列国,见“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恐惧世道衰微而作。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评论道:“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