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城镇 编辑
徽城镇,是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的县城,古代为徽州府治。面积61.5平方公里,人口6.08万。下辖17个村,7个社区居委会。
1
相关
鲍氏节孝坊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县城徽城镇上路街,已列为歙县文物保护单位。
歙县太平桥又名河西桥,民间俗称寡妇桥,是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城西练江上的一座纵列式法券大型联拱石拱桥,长268米,宽7.1米,高9.5米,十六孔,孔径12.4-16米不等,为安徽省最大的古石桥,有“千里江南第一桥”之誉。
中和街原名府前街、大街、解放街,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县城徽城镇的主要商业街,东西走向,西到西门,向东经徽州府衙、阳和门、许国石坊、打箍井街、小北街、大北街、新南街、中山巷、斗山街,止于东门,接城东路。两侧建筑大多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徽派风格。
崇一学堂旧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县城徽城镇中心小北街,已列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陶行知纪念馆。
歙县太平桥又名河西桥,民间俗称寡妇桥,是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城西练江上的一座纵列式法券大型联拱石拱桥,长268米,宽7.1米,高9.5米,十六孔,孔径12.4-16米不等,为安徽省最大的古石桥,有“千里江南第一桥”之誉。
孝贞节烈坊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县城徽城镇新南街应公井巷口,行知小学旧址对面,已列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巴慰祖宅是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渔梁村渔梁中街77号,是巴慰祖故居。巴氏为徽商世家,侨寓客居汉口、扬州两地,经营盐业。巴慰祖家境富有,又经营盐业,又是清代书法篆刻名家,诗书画印兼擅,一生广事交游,结交汪中等名家,好游名山胜地,最终贫病潦倒,卒于扬州。
徽州府衙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中和街120号,为古徽州府治所所在,始于北宋宣和三年改歙州为徽州时,初为徽州州治,绍熙至端平年间重建。元因之为徽州路路治,至正年间再次重建。明初相继改为行枢密院和指挥使司,府治权设于其西侧原经历司址,洪武三年复为徽州府治,明正统、弘治、崇祯,清康熙、雍正、乾隆、道光时均有重修。原主要建筑有谯楼、仪门、正堂、后堂和知府廨等。1949年后用作歙县县政府,1980年代因兴建新的县政府大楼,除谯楼与后堂外大部分建筑被拆除。自2009年4月起歙县政府投资2亿元,参照明弘治《徽州府志》所载的府治公廨图进行了原址重建,总占地面积2.4公顷,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2012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所复原的建筑单体参照了歙县现有的明中期建筑遗存,采用明代小式做法,如徽州冬瓜梁、插拱、穿斗式厅堂构架,室内作砌上明造等,其色彩则参照《明会典》,“梁栋檐桷,用青碧绘饰”,“门用黑油”。
尚宾坊为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歙县中学大门西侧的一处功名坊兼门坊,建于明成化十三年,采用花岗岩,形制为双柱单间三楼式,宽3米,高5.5米,八角柱,月梁南北两面分别镂鲤鱼跳龙门图和牡丹图,额枋南面镌“京闱乡贡进士江衷之门”,北面镌“风云庆会”,上枋南北两面分别镂双凤朝阳图和双鹤翔云图,栏板南北两面均镌“尚宾”,上下四出云系,转角处所用的斜栱和枫栱保存了宋元时期斗栱的典型样式。
大夫坊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县城徽城镇城东路,已列为歙县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