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声学 编辑
心理声学是研究人对声音感知的学科,即研究人对声音包括言语、音乐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的科学,是心理物理学的分支学科。
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等效矩形带宽是一种心理声学的度量方法。它提供了一个近似于听觉的对带宽的过滤方法。这个方法使用了矩形带通滤波器的一个理想化但方便的简化模型。
指甲刮黑板会产生一种令绝大多数人非常受不了的声音,人类这种先天反应的基本原理在心理声学领域已经有所研究。
巴克刻度是于1961年由德国声学家Eberhard Zwicker提出的一种心理声学的尺度。它以第一次对响度作出主观测量的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巴克豪森命名。 这个尺度下,实际的相同距离与感知上的相同距离一致。在大约 500 Hz 以上这个尺度更相似于一个对数频率轴;在 500 Hz 以下则更接近线性。
哈斯效应是一种双耳心理声学效应,声音延迟对人类方向听觉的影响要比音量大小的影响大得多的效应。故此,它也被称为优先效应。第一声音发出后25-35毫秒发出第二声音,听者则能听出为一整体融合的声音;但若相隔时间超过35毫秒,听者则听出为第二声源。听者也主要以第一声音确定声源的地点和方向。
哈斯效应是亥尔姆·哈斯于1949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描述的。
利用哈斯效应对调整会场和音乐厅整体声音和谐是很重要的。
等效矩形带宽是一种心理声学的度量方法。它提供了一个近似于听觉的对带宽的过滤方法。这个方法使用了矩形带通滤波器的一个理想化但方便的简化模型。
在数据压缩和心理声学中,通透性指的是资料在有损数据压缩的结果下,以人类感知上来说,与无损数据压缩的资料并无区别。 换句话说,经通透压缩后的档案难以查觉资料有失真的现象。
指甲刮黑板会产生一种令绝大多数人非常受不了的声音,人类这种先天反应的基本原理在心理声学领域已经有所研究。
指甲刮黑板会产生一种令绝大多数人非常受不了的声音,人类这种先天反应的基本原理在心理声学领域已经有所研究。
巴克刻度是于1961年由德国声学家Eberhard Zwicker提出的一种心理声学的尺度。它以第一次对响度作出主观测量的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巴克豪森命名。 这个尺度下,实际的相同距离与感知上的相同距离一致。在大约 500 Hz 以上这个尺度更相似于一个对数频率轴;在 500 Hz 以下则更接近线性。
巴克刻度是于1961年由德国声学家Eberhard Zwicker提出的一种心理声学的尺度。它以第一次对响度作出主观测量的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巴克豪森命名。 这个尺度下,实际的相同距离与感知上的相同距离一致。在大约 500 Hz 以上这个尺度更相似于一个对数频率轴;在 500 Hz 以下则更接近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