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荡 编辑
扫荡是一种军事行动。当一方的军事实力对另一方有压倒性优势时,处于弱势的一方就会利用地形优势采取游击战术,而优势一方采取封锁,围剿,隔离等扫荡手段来消灭另一方的残余兵力使自己的后方稳固。
1
相关
日伪军是指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侵华日军占领区人民组成的协助日军进行军事活动的伪军。不同时期各地的伪军名号各不相同,较为著名的有“皇协军”、“保安队”、“警备队”等称呼。日伪军主要指汪精卫政权、华北治安军和满洲国军,兵力总共约118.6万人,超过在华日军的数量。一部分伪军驻扎在城市,负责占领区政权的维护;绝大部分的伪军则被调往华北地区进行“扫荡”或者“治安强化作战”,其中不少伪军参与了在华北地区对平民的大屠杀活动。
高嵩,曾用化名张以洪、郭老三,祖籍山东蓬莱区,出生于辽宁义县。曾任东北海军教导总队副队长、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路指挥、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副司令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十九旅旅长、苏鲁豫皖第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40年8月牺牲于侵华日军“扫荡”。
沁源围困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日军和八路军发生的交战。日军“扫荡”太岳抗日根据地北部后,留置部队于沁源县及周边地区,在八路军的不断骚扰下不断收缩阵地,最后被迫退出。
日伪军是指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侵华日军占领区人民组成的协助日军进行军事活动的伪军。不同时期各地的伪军名号各不相同,较为著名的有“皇协军”、“保安队”、“警备队”等称呼。日伪军主要指汪精卫政权、华北治安军和满洲国军,兵力总共约118.6万人,超过在华日军的数量。一部分伪军驻扎在城市,负责占领区政权的维护;绝大部分的伪军则被调往华北地区进行“扫荡”或者“治安强化作战”,其中不少伪军参与了在华北地区对平民的大屠杀活动。
今野博,曾用化名中野博、金野博,日本秋田县人。1939年春入伍,隶属侵华日军第32师团,1939年8月在山东梁山附近的独山庄被八路军第115师俘虏,1941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反战同盟鲁中支部支部长,因遭遇日伪军扫荡被俘,1944年被秘密杀害于济南。
日伪军是指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侵华日军占领区人民组成的协助日军进行军事活动的伪军。不同时期各地的伪军名号各不相同,较为著名的有“皇协军”、“保安队”、“警备队”等称呼。日伪军主要指汪精卫政权、华北治安军和满洲国军,兵力总共约118.6万人,超过在华日军的数量。一部分伪军驻扎在城市,负责占领区政权的维护;绝大部分的伪军则被调往华北地区进行“扫荡”或者“治安强化作战”,其中不少伪军参与了在华北地区对平民的大屠杀活动。
一亩泉酒又称一亩泉白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保定出产的中国烧酒。1945年侵华日军对八路军杨成武 、林铁部进行大扫荡,八路军极度缺乏医用酒精,为缓解此情况,同时解决反扫荡时因坚壁清野造成的部分粮食受潮问题,中共清苑县委于王盘乡小李庄成立了一个有20名职工,占地一亩的隐蔽酒厂,隶属冀中军区第9专署,命名为“裕民酒厂”,之后数度迁址扩建、改制易名。一亩泉酒本身则为1959年才创立的。三年困难时期时,酒厂曾被迫以橡子等代替品酿酒。酒厂曾生产过上百种产品,包括红粮大曲、迎宾酒、古泉白酒、新保定特曲、伏特加、二锅头、水蜜桃汽酒等,一亩泉酒乃以纯粮为原料,经适温堆积、长期发酵、经年存储等北派小窖传统酿造工艺酿成的浓香型白酒。保定市酒厂生产的一亩泉特曲,1990年5月获国际西湖博览会金奖,1991年获中国食品行业十年成就展示会“优秀新产品”称号。199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十佳新产品优秀奖和保定地、市知名产品奖,1993年获保定市“十佳民用产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