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时历 编辑
《授时历》是中国古代曾经使用过的一种历法,为元朝郭守敬王恂许衡等人创制,因古语“敬授人时”而得名。为了编辑历法,郭守敬在当时设立了二十七个测点,最北设在铁勒,最南端设在南海西沙群岛,并派十四个官员到各地观测、记录,费时两年才完成授时历。从元朝至元十八年开始实行。明朝所颁行的《大统历》天文数据和推步方法,都依照授时历,惟《大统历》不计算斗分差,终明之世未改;可说授时历总共实行了402年。
2
相关
定朔是古代中国阴阳历中,确定每月第一天的一种计算方法,与平朔相对。这种算法的原则是,将太阳的黄经和月的黄经一致的当天作为每月的初一。因此这种算法考虑了太阳运行和月球运行的不均等性,将含有真正新月的当天作为每月的开始。古六历至隋大业历采平气平朔。唐戊寅元暦采平气定朔后因连四大月改回平朔,麟德历用进朔避连四大月。元授时历弃进朔采定朔,至明大统历大致采平气定朔。清时宪历后采定气定朔。
平朔是古代中国阴阳历中,确定每月初一的一种计算方法。也称为恒朔。根据月相变化周期的长度,尽量将新月出现当日作为初一,然后配置大月、小月。古六历至隋大业历采平气平朔,唐戊寅元暦至元授时历至明大统历采平气定朔,清时宪历后大致采定气定朔。
元是中国古代历法的时间单位。指纪之岁数与12个岁星纪年之最短循环周期。又称历法起算的理想基准点为上元,上元至编历时的年数为上元积年。推算上元积年的制历方法始于《三统历》。历代为求精确而数值逾亿,故统天历虚设上元积年,一直到《授时历》终废上元积年。
元是中国古代历法的时间单位。指纪之岁数与12个岁星纪年之最短循环周期。又称历法起算的理想基准点为上元,上元至编历时的年数为上元积年。推算上元积年的制历方法始于《三统历》。历代为求精确而数值逾亿,故统天历虚设上元积年,一直到《授时历》终废上元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