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 编辑
文献学可以指:
1
相关
吴晓铃,男,辽宁绥中人。中国学者,研究领域包括文献学、语言学、梵文及印度文学的翻译和中国古典戏曲、小说。著有《中国文学史》,校订注译剧作《西厢记》、《关汉卿戏曲集》、《话本选》、《大戏剧家关汉卿杰作集》,译著小说《小泥车》、《龙喜记》等。
一次文献,又称初级资料、首次资料、一级来源或称第一手资料,是文献学、图书馆学、地理学中指用来做为证据的引文资料,
写作者将其来源方式可以区分成:
张舜徽是一位中国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在考订中国古代文献的方法和实践上有很大的成就。
吴仁华文献学学者,八九民运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出生于中国浙江省平阳县,长期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运动,当中包括八九民运的研究工作。
一次文献,又称初级资料、首次资料、一级来源或称第一手资料,是文献学、图书馆学、地理学中指用来做为证据的引文资料,
写作者将其来源方式可以区分成:
姜亮夫,原名寅清,字亮夫,以字行,晚号成均老人,云南昭通人。中国教育家、楚辞学家、敦煌学家、语言学家、文献学家,被认为是云南现代学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学者之一。
王谟,字仁圃,一字汝上,晚称汝上老人。江西金谿县临坊人。清文献学家、著作家。
汪辟疆,原名汪国垣,表字辟疆,又字笠云,号方湖,又号展庵,中国江西省彭泽县人,中国近代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名家、诗史专家。
弗里德里希·阿道夫·艾伯特,德国图书馆学家。艾伯特1791年7月9日生于Taucha,其父是路德会的神父。在艾伯特15岁时就派当在莱比锡市立图书馆工作,并在当地学习了短期的神学。之后,艾伯特有在维滕贝格开始了文献学的学习,并在1812年成功的取得了博士学位。在1813和1814年艾伯特分别在莱比锡大学图书馆和德累斯顿皇家图书馆任职。从1814年开始艾伯特的事业进入了高峰期,先后出版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有关图书馆及图书馆学发展的书,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有《图书馆员的教育》等。1834年11月13日弗里德里希·阿道夫·艾伯特逝世于德累斯顿。
施廷镛,字凤笙,亦作奋生,安徽休宁人,中国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文献学家,曾任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著有《古籍珍稀版本知见录》、《施廷镛中国货币沿革讲义》、《中国丛书综录续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