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克里亚宾 编辑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俄国作曲家钢琴家。既是神秘主义者,也是无调性音乐的先驱。
1
相关
斯克里亚宾第10号钢琴奏鸣曲,Op.70,作于1913年。为作曲家同体裁的最后一部作品。跟作曲家其他的晚期作品一样,此曲为无调音乐,但是少了很多不和谐的刺耳的声音。全曲充满了颤音,它也被称之为“昆虫奏鸣曲”,作曲家本人曾说:“我的第十奏鸣曲是昆虫的奏鸣曲。昆虫由太阳生,……,它们是太阳之吻”。
齐格弗里德·卡格-埃勒特,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早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后来留校任教,并在欧美各地巡回演出弹奏管风琴和簧风琴。他以对各种键盘乐器和管乐器的深入掌握而知名,作品继承了巴赫风格,同时也受到德彪西和斯克里亚宾的影响,具有结构复杂,色彩丰富,效果辉煌的特点。
升f小调钢琴协奏曲,作品号20,为俄罗斯作曲家斯克里亚宾所写的唯一一首协奏曲,于1896年当斯克里亚宾24岁时谱写,属作曲家早期作品。
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罗斯拉维茨,—乌克兰作曲家。早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十月革命后曾经颇为活跃,积极参与左派音乐运动。1930年被批判,1931-1933年到塔什干,后回到莫斯科,晚年实际上被官方封杀。罗斯拉维茨的早期作品受斯克里亚宾影响,其后逐渐采用更为激进的无调性,音乐规模宏大,音响和结构极端复杂,难以理解。其作品在近年来逐渐得以复兴,被誉为“俄罗斯的勋伯格”。
斯克里亚宾的第8钢琴奏鸣曲,Op.66,作于1912年至1913年。跟作曲家晚期的奏鸣曲一样, 这首曲无调音乐,但不和谐的声音比其它晚期奏鸣曲少。此曲反映了作曲家对于神秘主义的兴趣。并且,与第6奏鸣曲一样,它从来没有在公共场合下表演过此曲,并将它描述为“我的作品中最为悲剧的一首”。
斯克里亚宾第10号钢琴奏鸣曲,Op.70,作于1913年。为作曲家同体裁的最后一部作品。跟作曲家其他的晚期作品一样,此曲为无调音乐,但是少了很多不和谐的刺耳的声音。全曲充满了颤音,它也被称之为“昆虫奏鸣曲”,作曲家本人曾说:“我的第十奏鸣曲是昆虫的奏鸣曲。昆虫由太阳生,……,它们是太阳之吻”。
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罗斯拉维茨,—乌克兰作曲家。早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十月革命后曾经颇为活跃,积极参与左派音乐运动。1930年被批判,1931-1933年到塔什干,后回到莫斯科,晚年实际上被官方封杀。罗斯拉维茨的早期作品受斯克里亚宾影响,其后逐渐采用更为激进的无调性,音乐规模宏大,音响和结构极端复杂,难以理解。其作品在近年来逐渐得以复兴,被誉为“俄罗斯的勋伯格”。
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罗斯拉维茨,—乌克兰作曲家。早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十月革命后曾经颇为活跃,积极参与左派音乐运动。1930年被批判,1931-1933年到塔什干,后回到莫斯科,晚年实际上被官方封杀。罗斯拉维茨的早期作品受斯克里亚宾影响,其后逐渐采用更为激进的无调性,音乐规模宏大,音响和结构极端复杂,难以理解。其作品在近年来逐渐得以复兴,被誉为“俄罗斯的勋伯格”。
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罗斯拉维茨,—乌克兰作曲家。早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十月革命后曾经颇为活跃,积极参与左派音乐运动。1930年被批判,1931-1933年到塔什干,后回到莫斯科,晚年实际上被官方封杀。罗斯拉维茨的早期作品受斯克里亚宾影响,其后逐渐采用更为激进的无调性,音乐规模宏大,音响和结构极端复杂,难以理解。其作品在近年来逐渐得以复兴,被誉为“俄罗斯的勋伯格”。
齐格弗里德·卡格-埃勒特,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早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后来留校任教,并在欧美各地巡回演出弹奏管风琴和簧风琴。他以对各种键盘乐器和管乐器的深入掌握而知名,作品继承了巴赫风格,同时也受到德彪西和斯克里亚宾的影响,具有结构复杂,色彩丰富,效果辉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