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后 编辑
,或写作、等,今日高雄市旗津区的一部分,位在该区北端,在南面与绿町相接。旗后是台湾早期市街之一,更是打狗的发祥地,在清朝统治时期曾设有海关、电报局、炮台等。日治时期划为旗后町平和町
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叶陶,高雄旗后人,日治时期曾参与台湾农民组合、“台湾文化协会等团体,名列重要干部,为社会运动健将,与文学家杨逵为夫妻档运动同志。1950年代后转而参与妇女会相关活动,投身于“台湾省妇女会”、“台中妇女会”“台中县妇女会”。文学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包括〈爱的结晶〉、新诗〈病儿〉、〈我的教练真严厉〉。做为一个出生于20世纪初的台湾女性而言,叶陶的生命史,体现了台湾历史变迁中的不同面貌,而她的社会参与,也展现了一个传统女性的自我解放历程。
黄嘉智,生于漳州石尾,为台湾台湾清治时期及台湾日治时期的药师、医师。1859年5月在厦门,由打马字牧师领洗入教。后跟随马雅各医师来台,于旗后医馆行医。1868年年底,马雅各返回台南府域,就将旗后医馆医务托万巴德医生。黄嘉智持续在旗后协助万巴德、万大卫、连多马等医师,除担任药师,也负责管日常事务、学习医疗。1886年年底,旗后医馆业务暂停,黄嘉智就在凤山开设西药房,当西医。1867年,被旗后教会接纳为会员,1878年5月受按立长老,直到去世。
旗后山,早期西方人曾称之Saracen's Head,位于台湾高雄市旗津区北端、旗后市街旁,长约200米,高度约50米,与寿山相对,共扼高雄港第一港口,形势险要,山顶上建有旗后炮台与旗后灯塔。
旗后得名应是旗津半岛地形宛如古时三角旗的后端,三角旗的中点为中洲,先有旗后的地名才有旗后山之名。
张邦杰,本名张锡铃,是一位出身台湾高雄旗后的政治运动者。亲近中央俱乐部。
高雄鼓山邮局为台湾高雄市第一个现代化邮局,1895年日本人于旗后的“街仔路”设野战邮便局,1896年改为打狗邮便局。1913年迁至凑町一丁目新建洋楼,即哈玛星临海二路17号。1920年打狗邮便局改称为高雄邮便局。
庄索,原名庄五洲,是一位出身台湾高雄旗后及福建泉州的艺术工作者。他是新四军N4A臂章的设计者之一。
台南神学院是台湾南部一间隶属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神学院,以培育合用的教会牧养神职与事奉人员,来服事众教会及台湾社会成为一个合乎上帝旨意的国度为设校宗旨。
其创校可追溯至1869年马雅各医师及李庥牧师在旗后、府城所设立的“传道者养成班” ,1876年巴克礼牧师再将两者合并为“府城学院”,曾因战争而数度停办。1903年建立现址校舍,1913年更名为“台南神学校”,1948年正名为“台南神学院”,后于2017年奉中华民国教育部核准设立“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南神神学院”,成立联合大学至今。
叶宗祺,台湾高雄旗后人,原籍中国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称“泰记二舍”,1886年来台,经营新泰记商行。是打狗地区首间由台籍人士创办的信用组合——高砂信用组合的创办人,曾担任打狗街庄长、打狗区长、高雄街协议员、高雄街助役、高雄市协议员。
高雄鼓山邮局为台湾高雄市第一个现代化邮局,1895年日本人于旗后的“街仔路”设野战邮便局,1896年改为打狗邮便局。1913年迁至凑町一丁目新建洋楼,即哈玛星临海二路17号。1920年打狗邮便局改称为高雄邮便局。
高雄鼓山邮局为台湾高雄市第一个现代化邮局,1895年日本人于旗后的“街仔路”设野战邮便局,1896年改为打狗邮便局。1913年迁至凑町一丁目新建洋楼,即哈玛星临海二路17号。1920年打狗邮便局改称为高雄邮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