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表 编辑
星表是天文学上的目录。在天文学中,许多恒星都只有在星表中有简单的编号;而为了许多不同的目的,有许多巨大的星表在费时多年后才编辑完成,但其中仅有少数的会经常被引用到。许多近年编辑完成的星表是使用电子格式编辑完成,可以直接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天文资料中心或其他网站上免费下载。
7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天大将军三是一颗四等星,为仙女座的第五亮星。它没有拜耳命名法。在约翰·拜耳的测天图和之后约翰·波德著名的星表波德星图
中,它常被称作Nembus。
托勒密在他的天文学大成中也提到这颗恒星,但约翰·拜耳归类到飞马座,并得到飞马座υ的名称。约翰·佛兰斯蒂德把它划分到仙女座,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1930年正式认定其名称为仙女座51。
天体测量学或测天学是天文学中最古老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分支,主要以测量恒星的位置和其他会运动天体的距离和动态。他是传统科学中的一个子科目,后来发展出以定性研究为主体的位置天文学。天文测量学的历史,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喜帕恰斯,他编辑了第一本的星表,列出了肉眼可见的恒星并发明了到今天仍沿用的视星等的尺标。现代的天体测量学建立在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的基本星表上,这是以布拉德雷在公元1750至1762年间的测量为基础,提供了3,222颗恒星的平均位置。
天体测量学或测天学是天文学中最古老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分支,主要以测量恒星的位置和其他会运动天体的距离和动态。他是传统科学中的一个子科目,后来发展出以定性研究为主体的位置天文学。天文测量学的历史,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喜帕恰斯,他编辑了第一本的星表,列出了肉眼可见的恒星并发明了到今天仍沿用的视星等的尺标。现代的天体测量学建立在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的基本星表上,这是以布拉德雷在公元1750至1762年间的测量为基础,提供了3,222颗恒星的平均位置。
鲁道夫星历表 包括星表和行星表,是约翰内斯·开普勒使用第谷观测和搜集的资料,在1627年发表的。这个历表为了纪念神圣罗马帝国的鲁道夫二世而被称为"鲁道夫星历表"。
天体测量学或测天学是天文学中最古老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分支,主要以测量恒星的位置和其他会运动天体的距离和动态。他是传统科学中的一个子科目,后来发展出以定性研究为主体的位置天文学。天文测量学的历史,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喜帕恰斯,他编辑了第一本的星表,列出了肉眼可见的恒星并发明了到今天仍沿用的视星等的尺标。现代的天体测量学建立在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的基本星表上,这是以布拉德雷在公元1750至1762年间的测量为基础,提供了3,222颗恒星的平均位置。
星图或天体图是夜空的地图;亦即是“星星的地图”。 天文学家用网格来划分,使它们更容易使用。它们被用来识别和定位恒星、星座和星系。自古以来,人类就利用星图来导航。请注意,星图与星表或天体目录不同,后者适用于特定用途的天体清单或表单。不同的星图工具还包括星盘和活动星图。
仪象考成》是古代中国一部以星表为主的工具书,由清朝钦天监戴进贤与传教士鲍友管、刘松龄、学者何国宗、明安图等人编修。从乾隆九年开始编修,直至乾隆十七年完成。全书共32卷,前两卷介绍天文仪器玑衡抚辰仪的使用方法,后30卷为星表,共收录星3083颗。
格鲁姆布里奇子午仪是艾德华·特劳顿在1806年为史帝芬·格鲁姆布里奇建造的子午仪。格鲁姆布里奇用它编辑星表的完整资料:Catalogue of Circumpolar Stars子午仪相较于子午仪的优势是它可以在同一时间测量赤经和赤纬。
PPM星表 是SAO星表的继承者,它包含 378,910颗恒星的精确位置和自行,涵盖了J2000.0/基本星表全天座标系统中全部的恒星。其设计目的是尽可能的取代和结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1976年制定的天空座标系统,例如以基本星表定义的星表。因此PPM是FK5的扩充,有更多数量的恒星和更暗弱的星等。
目视双星索引星表,是双星的星表。它是利克天文台在1963年出版,包含覆盖整个天球,64,250对双星的测量。用来建构这个星表的数据库后来从利克天文台移转给美国海军天文台,在那儿成为华盛顿双星目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