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丹战争 编辑
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在丹麦称为1864年战争,在德国称为德丹战争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引起的第二场军事冲突。冲突在1864年发生,奥地利帝国普鲁士代表德意志邦联,与长久控制该两个公国的丹麦战斗。跟第一次冲突一样,双方都希望控制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公国。冲突的导火线,是丹麦国王去世,但没有德意志邦联接受的继承人,造成两地的传承问题。结果,德意志军队胜利,丹麦放弃对两地的主权。
1
相关
腓特烈三世,德意志皇帝兼普鲁士君主列表,腓特烈原名腓特烈·威廉·尼克劳斯·卡尔·冯·普鲁士,亦称“弗里茨”,为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独子,根据家族传统自幼接受军事教育,其在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及普法战争中功勋卓著,展现优异领导才能,但本人仍旧痛恨战争,其敌、友均对其人道主义精神表示赞许。1871年德意志统一,其父威廉成为德意志皇帝。1888年3月9日威廉驾崩,腓特烈继位,1888年6月15日其因喉癌治疗无效而病逝,时年五十六岁,在位仅99日,故称“百日皇帝”,是时已为德意志储君十七年,普鲁士储君二十七年,1888年有三帝在位,故德国人称之“三帝之年”。
德意志统一发生于1871年1月18日。拿破仑时代的今德国地区为法国的一个新行省,在经历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后,普鲁士日益壮大。在法国于普法战争中战败投降之后,德意志诸侯于此日来到法国凡尔赛宫镜厅,普鲁士君主列表威廉一世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诸国正式在政治上和行政上统一为德意志帝国这一民族国家。事实上在很早之前德语人口即已通过贵族之间正式与非正式的联盟逐渐联合起来。自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和1804年—1815年拿破仑战争期间民族主义崛起,贵族之间便不断尝试进行联合,但由于各自利益关系不一致,这一联合过程频繁受阻。
胜利纪念柱是德国柏林市区内的一座著名纪念性建筑,1864年为庆祝普鲁士在普丹战争中获胜而兴建,到1873年9月2日举行揭幕仪式时,普鲁士又在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 中击败了奥地利和法国,给予雕像新的含义。与原先规划不同,后来在所谓德意志统一中的胜利,增加了尼刻青铜雕塑,高8.3米,重35吨。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省是1868年至1946年普鲁士和及后的普鲁士自由邦的一个省分。省由1864年普丹战争中普鲁士和奥地利帝国于丹麦手中取得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公国而组成。1866年的普奥战争之后,随着奥地利的战败,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被普鲁士合并。1868年该省正式成立,萨克森-劳恩堡亦并入省内。
维也纳和约 是由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和丹麦于1864年10月30日在维也纳所签订的合约,该条约象征着普丹战争的终结。根据和约内容,普鲁士将统治石勒苏益格,而奥地利则统治荷尔斯泰因。对于这两个地区的统治争端导致了两年后的普奥战争。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省是1868年至1946年普鲁士和及后的普鲁士自由邦的一个省分。省由1864年普丹战争中普鲁士和奥地利帝国于丹麦手中取得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公国而组成。1866年的普奥战争之后,随着奥地利的战败,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被普鲁士合并。1868年该省正式成立,萨克森-劳恩堡亦并入省内。
德意志统一发生于1871年1月18日。拿破仑时代的今德国地区为法国的一个新行省,在经历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后,普鲁士日益壮大。在法国于普法战争中战败投降之后,德意志诸侯于此日来到法国凡尔赛宫镜厅,普鲁士君主列表威廉一世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诸国正式在政治上和行政上统一为德意志帝国这一民族国家。事实上在很早之前德语人口即已通过贵族之间正式与非正式的联盟逐渐联合起来。自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和1804年—1815年拿破仑战争期间民族主义崛起,贵族之间便不断尝试进行联合,但由于各自利益关系不一致,这一联合过程频繁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