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定 编辑
景定是宋理宗赵昀的最后一个年号。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5年。景定五年十月二十六日宋度宗即位沿用。
1
相关
得汉城位于中国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永安镇大通江畔得汉城村得汉城东、南门外崖壁上。,是南宋南宋四川置制司抗蒙山城之一。得汉城坐落于三面环水的三层台地之上,每层台地都十分陡峭,类似一圈天然城墙,城内则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是四川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据点,抗蒙“川中八柱”之一。得汉城建于淳祐九年,时任南宋四川安抚制置使的余玠将此城命名为“得汉”,取收复汉中之意,并且将洋州治所移至得汉城。南宋军民在此坚守长达15年,直至景定五年才被元军诱降。得汉城原筑有四门,现仍保存有城墙和东、南、北三座城门,城内同时还存有炮台、衙署、鼓楼、监狱、天池、水井等遗址。得汉城南门旁历代游人凭吊得汉城的题记、诗文等石刻以“得汉城摩崖石刻”的名义于2012年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得汉城遗址于2014年列为巴中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宜中,字与权,浙江温州永嘉县人,景定三年壬戌科进士、廷试第二名,是南宋末年的宰相。
陈宜中,字与权,浙江温州永嘉县人,景定三年壬戌科进士、廷试第二名,是南宋末年的宰相。
郑慈珍,号念三,郑开先三子。幼年聪敏好学,弱冠举孝廉。宋淳祐四年辛丑科特奏进士,六年授翰林编修,实录院检讨。宝祐元年升知夔州军州事,着力医治战乱创伤,慰抚流离百姓,教育人民力耕勤学。但不久因贾似道专权,遂辞官归乡。夔州官员、百姓依依泣别,当地百姓建祠奉祀,《潮阳县志》有载;慈珍公生七子,分别是天、地、玄、黄、宇、宙、洪七房,子孙繁多,大部分聚居本籍神山乡及周边的陇尾乡、双山乡和潮阳区城。慈珍公后承父志,将棉城孔安堂扩建为“郑氏宗祠”。景定五年卒,年仅42岁,入祀潮阳“忠义孝悌祠”;葬于南山数钱坑,墓穴名“猫牯地”。--神山裔孙郑馥唐集编。
宋朝第十五代皇帝宋度宗赵禥的次子,生母全皇后,出生时间景定五年七月。赵禥被伯父宋理宗确立为皇位继承人,同年十月,宋理宗驾崩,宋度宗即位。不久,赵舒夭折。宋度宗有七子,度宗之后,南宋灭亡前夕,赵舒的胞弟六弟赵显、庶出的五弟赵昰、七弟赵昺先后登上皇位。
宋朝第十五代皇帝宋度宗赵禥的长子,生母不详,出生时间景定三年闰九月,赵禥被伯父宋理宗确立为皇位继承人之后,以赵焯为皇孙、容州观察使,封资国公。景定三年十一月廿五丁未,赵焯薨逝。赠保静军节度使、广国公。宋度宗有七子,度宗之后,南宋灭亡前夕,赵焯的六弟赵㬎、五弟赵昰、七弟赵昺先后登上皇位。
太平兴国三年升涟水县置。治所在涟水县。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涟水县地。属淮南东路。熙宁五年废,元祐二年复置。南宋绍兴五年又废,三十二年又置,绍定元年又废。端平元年复置,景定三年升为安东州。
得汉城位于中国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永安镇大通江畔得汉城村得汉城东、南门外崖壁上。,是南宋南宋四川置制司抗蒙山城之一。得汉城坐落于三面环水的三层台地之上,每层台地都十分陡峭,类似一圈天然城墙,城内则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是四川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据点,抗蒙“川中八柱”之一。得汉城建于淳祐九年,时任南宋四川安抚制置使的余玠将此城命名为“得汉”,取收复汉中之意,并且将洋州治所移至得汉城。南宋军民在此坚守长达15年,直至景定五年才被元军诱降。得汉城原筑有四门,现仍保存有城墙和东、南、北三座城门,城内同时还存有炮台、衙署、鼓楼、监狱、天池、水井等遗址。得汉城南门旁历代游人凭吊得汉城的题记、诗文等石刻以“得汉城摩崖石刻”的名义于2012年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得汉城遗址于2014年列为巴中市文物保护单位。
嘉定七年,中进士。端平初,任太常博士。后任殿中侍御史兼侍讲,曾知泉、温、婺、袁等州,召为权兵部尚书兼侍读。淳祐九年,除签书枢密院事,进同知。淳祐十二年,任参知政事。景定初年,知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