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伋,字子思,战国时期初期鲁国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有“述圣”之称,为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曾受业于曾参。出仕于鲁穆公,传说四书五经之一的《中庸》是他所作,但此说难以证实。而他所著的《子思子》一书已佚。
四氏,指孔姓、颜姓、曾姓、孟姓四氏。孔丘、颜回、曾参、孟轲、孔伋是传统中国尊奉的儒家五大圣贤。历代以来有封祀孔子为至圣、颜子复圣、曾子为宗圣、孟子为亚圣,孔伋为述圣。因而孔、颜、曾、孟以四氏并称。
曾点,一作曾蒧,表字皙,一作子皙,又称曾皙,曾参的父亲,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约小孔子二十余岁,并被列为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孔子家语》、《吕氏春秋》记载曾点教子严格。
曹曾,字伯山。中国东汉经学传述人。济阴郡人。本名平,因钦佩孔子学生曾参之品行,改名为曾。
孔伋,字子思,战国时期初期鲁国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有“述圣”之称,为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曾受业于曾参。出仕于鲁穆公,传说四书五经之一的《中庸》是他所作,但此说难以证实。而他所著的《子思子》一书已佚。
四氏学创立于1536年,前身为明朝中期创立的三氏学,或再之前的孔学。四氏学是专门为了孔子,及颜回、曾参、孟子四氏而设立的庙学机构。四氏庙学的学员,比他姓优先入举,称为恩科,并享有优先入学的优待。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学府机构取消裁撤。
曾庙,又称曾子庙、宗圣庙,是历代祭祀曾参的专庙, 位于山东省嘉祥县城南23公里的南武山南麓。曾参,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人,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的弟子,世称“曾子”,“宗圣”。
孔伋,字子思,战国时期初期鲁国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有“述圣”之称,为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曾受业于曾参。出仕于鲁穆公,传说四书五经之一的《中庸》是他所作,但此说难以证实。而他所著的《子思子》一书已佚。
曾点,一作曾蒧,表字皙,一作子皙,又称曾皙,曾参的父亲,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约小孔子二十余岁,并被列为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孔子家语》、《吕氏春秋》记载曾点教子严格。
曾点,一作曾蒧,表字皙,一作子皙,又称曾皙,曾参的父亲,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约小孔子二十余岁,并被列为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孔子家语》、《吕氏春秋》记载曾点教子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