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种群大小 编辑
群体遗传学中,美国遗传学家休厄尔·赖特在两篇标志性的论文中引入了有效群体大小这一概念。他定义其为“在一个理想群体中,在随机遗传漂变影响下,能够产生相同的等位基因分布或者等量的近亲交配的个体数量。”有效群体大小是很多群体遗传学模型中的基本参量,通常小于绝对的种群大小。参见小种群大小。
1
相关
太田朋子,日本遗传学家,主要贡献在分子演化,1973 年,太田发表近中性演化理论,提倡“分子阶段的损害较小的突变有利于生物进化”。此一假说是基于木村资生的“中性演化理论”,有别于前者主张的“有效种群大小与突变对生物进化有利于否并无关系”,近中性演化理论强调,遗传漂变虽然会让分子阶段的损害较小的突变固定在该种群中,但如果该种群较大,遗传漂变的效果就会减弱,导致大型种群的进化会比小型种群为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