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龙科是群独特的兽脚亚目恐龙。是一群兽脚类恐龙,比较有名的棘龙生活在阿尔布到森诺曼阶,约112至97百万年前。它们是群相当大型的二足掠食动物,拥有修长、类似鳄鱼的头颅,上有圆锥状的牙齿,这些牙齿有非常小的锯齿状边缘,或者没有锯齿状边缘。齿骨的前部牙齿往外突出,成为这群动物的外表特征。棘龙科的名称来自于棘龙的背部帆状物,由多条神经棘构成。这些帆状物的功能仍在争论中,但普遍的解释是做为调节体温使用、用来威吓可能的攻击者、或是视觉辨识物。有些古生物学家更提出,这些神经棘支撑著由肌肉、脂肪构成的隆肉。
棘龙科臀部较其他物种翘上许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原因,大部分科学家认为应该是用于方便交配。
棘龙科的化石已在非洲、欧洲、南美洲、亚洲与澳洲等地发现。其他的大型掠食性恐龙都有适合撕咬大型猎物的牙齿与颌部,而棘龙科的牙齿与颌部结构似乎较适合捕食体型远小于自己的鱼类。
10
斑龙科又名巨龙科、巨齿龙科,是兽脚亚目坚尾龙类的一科,属于蜥臀目。它们是群肉食性恐龙,体型范围从小到大,拥有锐利的牙齿,每个手掌有3个指爪。著名的物种包括:斑龙、美扭椎龙、扭椎龙、以及蛮龙。斑龙科仅存活于侏罗纪中期到晚期,化石发现于目前的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以及非洲等地。斑龙科被大多数研究人员,例如塞里诺、奥利舍夫斯基、霍尔兹…等人,认为是棘龙科的近亲。
脊饰龙是一属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尼日。它属于棘龙科的重爪龙亚科,这是一群二足肉食性动物,有着强壮的前肢以及加长、形似鳄鱼的头部。模式种拉伯氏脊饰龙是由菲利浦·塔奎特和戴尔·罗素于1998年根据颌部及一些脊椎骨头而命名。属名意为“有冠饰的蜥蜴”,指其吻部上方的矢状嵴;种名则纪念法国古生物学家亚伯特-菲力斯·拉伯伦。后来有另外两个爪子被归入脊饰龙属。脊饰龙的化石来自埃尔哈兹组,年代为阿尔比阶至阿普第阶,与各种蜥脚类、禽龙类、兽脚类、鳄鱼共享栖地。
重爪龙属为棘龙科的兽脚类恐龙,大约生存于1亿3000万至1亿2500万年前的早白垩世巴列姆阶。首具化石于1983年发现于英格兰萨里郡的威尔德黏土组,并成为模式种沃克氏重爪龙的正模标本,由古生物学家亚伦·查理格和安琪拉·米尔纳于1986年叙述、命名。属名来自手部第一指非常巨大的爪子;种名纪念化石发现者:业余化石收藏家威廉·沃克。重爪龙的正模标本是英国所发现最完整的兽脚类骨骼之一,并且一直是已知棘龙科中标本最完整的物种,它的发现也引起了大众媒体的关注。后续在英国其他地方以及伊比利半岛发现的标本也被归入本属。
奥沙拉龙属是兽脚亚目棘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时期的南美洲。奥沙拉龙是目前在巴西发现的最大型兽脚类恐龙,被认为关系较接近于非洲的棘龙科,而与巴西当地的棘龙科关系较远。
伊比利亚棘龙属是棘龙科兽脚类恐龙的一个属,化石出土于葡萄牙的帕波瑟科组,年代为早白垩世巴列姆阶。模式种兼唯一种纳氏伊比利亚棘龙于2022年发表,标本包含数个来自同一个体的零散骨骼。伊比利亚棘龙是继重爪龙、巴利沃纳猎龙及卡马利亚斯龙之后伊比利半岛发现的第四种棘龙类。其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棘龙科的地理分布起源提供了新线索,并且暗示在演化支的早期阶段,就已经至少适应了半水栖生活的证据。
崇高龙属是兽脚亚目棘龙科下的一个属,生活于白垩纪的巴西。它的模式标本是于巴西东北部的桑塔纳组中的石灰岩被发现,是一个不完整的头颅骨前段。模式种利玛氏崇高龙是由亚历山大·克尔纳及坎普斯于1996年2月所描述、命名的。属名是以巴西原住民图皮族的守护神“Angaturama”来命名;种名则是纪念古生物学家Murilo R. de Lima,他在1991年告知凯尔勒这个新的化石。
斑龙超科又译巨龙超科,是兽脚亚目坚尾龙类的一个超科,它们生存于中侏罗纪到中白垩纪。棘龙科可能属于斑龙超科。斑龙超科的定义为:和巴氏斑龙有比脆弱异特龙和家麻雀较远的最近共同祖先的物种。该演化支包含了棘龙属、斑龙属和蛮龙属。
崇高龙属是兽脚亚目棘龙科下的一个属,生活于白垩纪的巴西。它的模式标本是于巴西东北部的桑塔纳组中的石灰岩被发现,是一个不完整的头颅骨前段。模式种利玛氏崇高龙是由亚历山大·克尔纳及坎普斯于1996年2月所描述、命名的。属名是以巴西原住民图皮族的守护神“Angaturama”来命名;种名则是纪念古生物学家Murilo R. de Lima,他在1991年告知凯尔勒这个新的化石。
奥沙拉龙属是兽脚亚目棘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时期的南美洲。奥沙拉龙是目前在巴西发现的最大型兽脚类恐龙,被认为关系较接近于非洲的棘龙科,而与巴西当地的棘龙科关系较远。
扶绥中国上龙是种兽脚亚目棘龙科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中国。扶绥中国上龙的化石只有牙齿,发现于中国广西扶绥县的那派组,原本被归类于上龙亚目的中国上龙属,在2008年被发现是类似暹罗龙的牙齿,而被改归类于棘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