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诺曼期是晚白垩世的第一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100.5–93.9百万年前。
6
白山龙属意为“来自于白色山脉的”,是种体型中等的甲龙科恐龙。模式标本是一个完整头颅骨,发现于蒙古戈壁沙漠东南部的Baynshiree Svita地层,年代为森诺曼阶到三冬阶。白山龙只有一个种,长头白山龙。白山龙的头颅骨长度为30公分,最宽为25公分。Vickaryous等人发现白山龙不类似其他甲龙类,它们的头顶装饰物并非由多边形所构成,而是不规则形状。与其他甲龙类相比,白山龙的方轭骨与鳞状骨上的隆起物发展并不良好。头颅骨长而平坦,有小型角状物。
肯鼠鲨是早期的耳齿鲨科鲨鱼,生存年代约为白垩纪中后期的森诺曼阶。化石发现于西澳洲的默奇森河流域。已知化石共73颗,牙齿长2.4至2.8公分,最初曾被归类为体型较大的白垩鼠鲨属,但由于牙齿外形与构造有别于白垩鼠鲨属的物种,后来又被立为新属种。
利比哥鳄是种已灭绝鳄形超目动物,可能是诺托鳄的近亲。利比哥鳄是种陆生动物,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森诺曼阶,约9500万年前。利比哥鳄的化石发现于埃及的拜哈瑞耶组,生存于相同年代、地区的动物有:腔鳄、棘龙、以及皱褶龙。
安吐龙属是鸟臀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蒙古。安吐龙是在1978年被叙述、命名是根据一个头颅骨化石碎片而命名的恐龙。安吐龙的化石是发现于蒙古的Bayanshiree Svita地层,地质年代估计是在白垩纪的森诺曼阶至桑托阶。安吐龙原先被认为是甲龙科恐龙,但也具有鸭嘴龙科的特征。但是化石过于破碎,只能将它们归类于鸟臀目的位置未定属。所以,有学者认为安吐龙是一个疑名。另一个种称为“A. archibaldi”,已在2004年被命名为“Bissektipelta”,是甲龙科下的一个有效属。
索诺拉龙属是腕龙科下的一属恐龙,生存于白垩纪的北美洲,地质年代约1亿1200万至9300万年前,相当于阿尔布阶至森诺曼阶。它们是植食性的蜥脚下目,其化石发现于美国阿利桑那州南部。属名是以化石发现地的索诺拉沙漠来命名。它被估计约15米长及8.2米高,是腕龙的三分之一。
御船龙是兽脚亚目恐龙的一属,可能是坚尾龙类,生存于上白垩纪森诺曼阶的日本,约9500万年前。御船龙的化石发现于熊本县上益城郡御船町,化石包括一颗肉食性的牙齿、胫骨、跖骨、及趾骨。
巨蛇科是冈瓦那大陆一类已灭绝的蛇。它们的化石测年由早森诺曼阶至晚更新世,并且分布在南美洲、非洲、印度、澳洲及南欧。它们包含了非常原始的蛇,如长达10.7米的非洲巨蟒、沃那比蛇及天蛇。
腔鳄科是鳄形超目的一科,属于新鳄类演化支,目前包含两属:模式属腔鳄、薄煎饼鳄。化石发现于埃及、摩洛哥、以及尼日,生存年代都是白垩纪晚期的森诺曼阶。
白山龙属意为“来自于白色山脉的”,是种体型中等的甲龙科恐龙。模式标本是一个完整头颅骨,发现于蒙古戈壁沙漠东南部的Baynshiree Svita地层,年代为森诺曼阶到三冬阶。白山龙只有一个种,长头白山龙。白山龙的头颅骨长度为30公分,最宽为25公分。Vickaryous等人发现白山龙不类似其他甲龙类,它们的头顶装饰物并非由多边形所构成,而是不规则形状。与其他甲龙类相比,白山龙的方轭骨与鳞状骨上的隆起物发展并不良好。头颅骨长而平坦,有小型角状物。
顶盾龙属意为“如屋顶般的盾”,是甲龙亚目是一属。化石包含一个部分骨骸,发现于怀俄明州弗里蒙特郡的Frontier组,年代为白垩纪的晚阿尔比阶到早森诺曼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