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异名 编辑
异名,或称同物异名,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表示用来指称同一分类单元的不同命名,此用词在动物学植物学上的用法不甚相同。
1
相关
玛君龙属又译玛宗格龙,是兽脚亚目阿贝力龙科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末的马达加斯加,约7000万年前到6600万年前。目前仅有一个已确认种,凹齿玛君龙。玛君龙一度被认为是种厚头龙下目恐龙,名为玛君颅龙或玛宗格厚头龙,玛君颅龙现被视为玛君龙的次异名
鸭龙原是鸭嘴龙科恐龙的一个属,由于其下的已知种都已经被分到埃德蒙顿龙与大鸭龙中,而被认为是埃德蒙顿龙的次异名,或是个无效名称。
倾头龙属是种小型厚头龙亚目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蒙古,并与近亲平头龙有许多类似处。成年倾头龙可能身长2.4米,重达130公斤。不像平头龙的平坦头颅,倾头龙的头颅是圆而倾斜的。颅骨有一排小型骨刺、骨瘤。根据2010年的最新研究,平头龙可能是倾头龙的一个次异名
玛君龙属又译玛宗格龙,是兽脚亚目阿贝力龙科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末的马达加斯加,约7000万年前到6600万年前。目前仅有一个已确认种,凹齿玛君龙。玛君龙一度被认为是种厚头龙下目恐龙,名为玛君颅龙或玛宗格厚头龙,玛君颅龙现被视为玛君龙的次异名
玛君龙属又译玛宗格龙,是兽脚亚目阿贝力龙科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末的马达加斯加,约7000万年前到6600万年前。目前仅有一个已确认种,凹齿玛君龙。玛君龙一度被认为是种厚头龙下目恐龙,名为玛君颅龙或玛宗格厚头龙,玛君颅龙现被视为玛君龙的次异名
碗状龙属是剑龙科下的一属恐龙,生活于下白垩纪的凡蓝今阶到巴列姆阶,约1亿4000万年前到1亿2500万年前。它的化石在英格兰被发现。它被认为可能是皇家龙的次异名,不过却只有很少的化石而不能断定。
平头龙属属于厚头龙科,生存于晚白垩纪的蒙古,约8000万年前。平头龙是种草食性恐龙,身长约1.8米。平头龙由Teresa Maryańska与Halszka Osmólska在1974年命名。模式种是H. calathocercos,属名在希腊文的意思为“平坦的头部”。根据2010年的最新研究,平头龙可能是倾头龙的一个次异名
平头龙属属于厚头龙科,生存于晚白垩纪的蒙古,约8000万年前。平头龙是种草食性恐龙,身长约1.8米。平头龙由Teresa Maryańska与Halszka Osmólska在1974年命名。模式种是H. calathocercos,属名在希腊文的意思为“平坦的头部”。根据2010年的最新研究,平头龙可能是倾头龙的一个次异名
帕拉克西龙是种原始巨龙形类恐龙,化石发现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胡德郡的双子山组地层,年代为下白垩纪的晚阿普第阶到早阿尔比阶,约1亿1200万年前。目前已在当地的尸骨层中,发现至少四个个体的化石。如同其他蜥脚类恐龙,帕拉克西龙是种大型、四足、草食性恐龙,具有小型头部与长颈部。在2012年的一个重新研究,显示帕拉克西龙、波塞东龙是相同动物,较晚被命名的帕拉克西龙成为波塞东龙的一个次异名
丹佛龙是结节龙科的一属甲龙类恐龙,生存于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阶晚期的北美洲西部。过去一度被一些研究人员视为埃德蒙顿甲龙的次异名,但现今的研究指出它是独立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