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环礁 编辑
永乐环礁位于西沙群岛西侧,拥有14个露出水面的岛屿或沙洲,其中陆地面积较大的有5个:甘泉岛、珊瑚岛金银岛、琛航岛、晋卿岛,较小的还有广金岛、羚羊礁全富岛鸭公岛银屿银屿仔咸舍屿筐仔沙洲石屿。它们是南海地区岛屿最密集的两个区域之一,五个较大岛屿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和前景:
1
相关
永乐群岛为南中国海西沙群岛的一部分,位于西沙群岛西部,包括14座岛屿,1座沙洲和4个礁。1935年公布的名称为库勒生特列岛,但范围只包括永乐环礁部分。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永乐群岛,以纪念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之举。中国渔民俗称“西八岛”、“下八岛”或“下峙”。目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控制。
全富岛,越方称之为𧎜花岛位于南海西沙群岛的永乐群岛中的永乐环礁北面,珊瑚岛东北部4.5海里。全富岛处在礁盘的东北侧,为一牛轭形小沙洲,地势地平,北高南低,平均海拔1米左右。全富岛在中国清朝时期已经形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74年进行的水下考古工作中,在礁盘上发现了一批清代瓷器,年代为嘉庆到道光年间,证明早在清代已有中国渔民在全富岛活动。1983年中国官方公布名称为“全富岛”。中国渔民俗称“全富峙”、“全富”或“曲手”。全富岛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沙市西沙区管辖。归属三沙市永乐群岛管理委员会管辖。因条件恶劣无常住居民,但有邻近岛屿的渔民和军舰监视。岛上设有监控摄像头。
羚羊礁,越方称之为海参岩,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永乐群岛永乐环礁西南部,金银岛以东3.5海里,为近似三角形封闭的珊瑚环礁,内有潟湖,礁盘南北长12公里,东西最宽处约4公里,退潮时大面积出露,台风大潮时多被海水淹没。中国渔民俗称“筐仔”、“筐仔峙”。羚羊礁上有人工堆砌的护堤,常有在此打渔的中国渔民驻守。设有“中国·西沙羚羊礁警务区”的警务碑。
筐仔沙洲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永乐环礁南部,羚羊礁与广金岛之间,面积0.01平方公里,海拔2米。岛上堆满珊瑚碎屑。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为“筐仔沙洲”。
石屿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东部,咸舍屿以东约2海里,西北隔石屿门与银屿仔相望。面积2000平方米,海拔约1米多。由干涸潟湖淤塞而成。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为“石屿”。
三沙永乐龙洞,又称三沙市蓝洞或永乐蓝洞,位于南海西沙群岛永乐环礁晋卿岛与石屿的礁盘中。坐标为16°34′30″N 111°46′05″E,是一个海洋蓝洞,洞口直径为130米,洞底直径约36米,深度达300.89,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深的蓝洞。永乐龙洞基本为垂直洞穴,洞内水体无明显流动,尚未观测到洞内与外海联通。永乐龙洞内深度100米一直到洞底部分属无氧空间。
井杆菌属是拟杆菌目下的一个属。本属惟一种蓝孔井杆菌采自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海洋蓝洞“三沙永乐龙洞”中。
咸舍屿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东北部,鸭公岛东南约2海里,面积3000平方米,海拔3米。岛上多石堤。中国渔民向称“咸舍”或“咸且岛”。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为“咸舍屿”。
华光礁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西部永乐群岛中,盘石屿以北7海里,永乐环礁南面约10海里处。珊瑚环礁东西延伸16海里,南北跨5海里多。低潮时出露海面。环形礁堤合围潟湖,环礁有豁口连接外海。1935年公布名称为“觅出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华光岛”,寓意“中华之光”。中国渔民称其为“大筐”、“大圈”、“大塘”。
井杆菌属是拟杆菌目下的一个属。本属惟一种蓝孔井杆菌采自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海洋蓝洞“三沙永乐龙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