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 编辑
永明是南朝齐武帝萧赜年号,共10年余。
1
相关
永明之治是指南齐在齐武帝萧赜在位时代出现的治世。由于齐武帝年号永明,所以称为永明之治。当时南齐建立四年后萧道成去世,太子萧赜即位,即齐武帝。他十分关心内政,提倡教育。并且继承齐高帝风格,力行节俭。由于与北魏通好,使得边境较为安定,减少军事调动,也使得在齐武帝在位的十一年期间,政治清明,国内社会安定,带动经济文化的发展,替齐国带来一个小康的安定局面。《南齐书·列传第三十四 良政》即提到:“永明之世十许年中,百姓无鸡鸣犬吠之警,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声舞节,袨服华妆,桃花绿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盖以百数。”可惜在齐武帝去世后,继位的萧昭业奢侈荒戏而使得朝政渐乱。政事渐由辅政的萧鸾一手掌握,不久就发生弑君篡位,宗室内哄的惨事并导致南齐灭亡。
宋书》,二十四史之一,由南朝梁沈约等人所著。沈约在齐武帝永明五年奉诏撰《宋书》,写成本纪10篇、列传60篇、志30篇,共一百篇。记事始于宋武帝永初元年,下迄宋顺帝升明三年,记载了南朝刘宋60年的史事。
竟陵八友是指南北朝时南齐武帝永明年间,竟陵王萧子良召集的“文学之士”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八人,文学史上称“竟陵八友”,他们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永明体。
永明体,亦名新体诗,为中国南朝萧赜永明年间竟陵八友推行的的一种诗体。诗体要求实行周颙所提出的以平、上、去、入制韵的四声,以及去除沈约等所提出的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旁纽﹞,合称“四声八病”,强调声韵格律。该诗体以清新简易为主,纠正了晋朝刘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文风转向自然通畅,对“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空前影响。
南朝齐齐武帝永明三年置平蛮校尉,隶属于益州,主管益州少数民族事务。与镇蛮校尉、护西戎校尉、护羌校尉合称四校尉。亦授予依附其政权的少数民族首领。
齐武帝永明十一年正月廿五,文惠太子萧长懋去世。七月三十,齐武帝崩,其孙萧昭业即位。九月十三日,追尊文惠太子为文皇帝,庙号世宗。次年正月十二,萧昭业拜谒崇安陵,在崇安陵的墓道中扔掷泥巴、比赛跳高,做种种粗鄙的游戏。位于江苏丹阳市。萧长懋之妻王宝明去世后,同葬崇安陵。
南朝齐齐武帝永明三年置平蛮校尉,隶属于益州,主管益州少数民族事务。与镇蛮校尉、护西戎校尉、护羌校尉合称四校尉。亦授予依附其政权的少数民族首领。
丘仲孚年少好学,从祖父丘灵鞠认为他是人才,经常称他为千里马。南齐永明初年他获选为国子生,察举高第,但未获任官就回到家乡。他家中贫穷,无法自给自足,就聚集盗贼,为他们计划劫掠三吴。丘仲孚聪明有谋略,盗贼们都畏惧服从他之。太守徐嗣征召他补任主簿,历官扬州从事、太学博士、湖县令,有能力名声。当地太守吕文显当时获得君主宠信,欺侮诋毁属下县份,只有他不屈服,因父丧辞官。齐明帝继位,丘仲孚得起用为烈武将军、曲阿县县令,其时会稽太守王敬则举兵造反,趁朝廷没有防备,令造反的事刚传到朝廷,王敬则的前锋已到达曲阿。丘仲孚对地方吏民说:“贼军虽然精锐地乘胜追击,但他们其实是乌合之众,容易离散。现在若果收起船舰,凿开长岗埭,让洪水阻挡他们的路径,留下数天,官军一定来到,则大事会成功了。”王敬则军队来到,正值河流干涸,果然停留不能前进,最终败亡。朝廷以丘仲孚拒守有功,迁职山阴县令,任内得到赞许,百姓为他作下歌谣:“二傅沈刘,不如一丘。”说明之前傅琰、傅翙父子、沈宪、刘玄明相继担任山阴县令,都有政绩,但丘仲孚政绩超过他们。
《善见律毘婆沙》,即《善见律注》,全名《一切善见律毘婆沙》,佛教巴利律藏的注释,体现了在斯里兰卡流传的分别说部的悠久传统,绝非一人一时之著作。此书在南齐永明7年时由僧伽跋陀罗与僧猗汉译,共十八卷,是汉传佛教经典中少见由巴利语译出的著作。
永明三年置齐兴郡,治所在上蔡县。属郢州。辖境相当今湖北省钟祥市一带。永泰元年,奉朝请邓学以郡降北魏。北周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