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什南纳,伊拉克古城,即今泰勒艾斯迈尔,位于今伊拉克中部迪亚拉河谷。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发掘发现。约公元前3000年即有人定居。此后不断扩大。于乌尔第三王朝时为地方长官驻地,乌尔第三王朝结束后独立。后为巴比伦第一王朝国王汉穆拉比征服。在巴格达阿布哈尔迈勒丘发现的《伊施嫩纳法典》时间早于《汉穆拉比法典》。
埃什南纳,伊拉克古城,即今泰勒艾斯迈尔,位于今伊拉克中部迪亚拉河谷。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发掘发现。约公元前3000年即有人定居。此后不断扩大。于乌尔第三王朝时为地方长官驻地,乌尔第三王朝结束后独立。后为巴比伦第一王朝国王汉穆拉比征服。在巴格达阿布哈尔迈勒丘发现的《伊施嫩纳法典》时间早于《汉穆拉比法典》。
《吾珥南模法典》,又称《乌尔那木法典》或《乌尔纳姆法典》,是由乌尔那木颁发、已知现存最古旧的法典,出土自美索不达米亚,于约前2100年至前2050年以苏美尔文写在泥板上。虽然前言部分将此法典归功于乌尔王乌尔那木,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此法典其实由其子舒尔吉所颁发。这法典的第一个副本,由塞缪尔·诺亚·克莱默在1952年翻译。基于其部分保存,只有序言和5条法律可辨。其它泥板在乌尔出土并于1965年被翻译,使57条法律当中的40条能被重构。其它在西帕尔出土的副本则包含轻微变种。《吾珥南模法典》与《汉穆拉比法典》都采行应报理论。
《伊施嫩纳法典》,又称《埃什南纳法令》,是古代的法典,刻在两片楔形文字泥板上,在伊拉克巴格达的阿布哈尔迈勒丘出土,其成文时间早于前18世纪的《汉穆拉比法典》。
伊辛美索不达米亚古城,约公元前2017年于此建独立王朝。其第五个统治者利波特—伊什塔颁布以苏美尔文书写的里辟伊士他法典,比汉穆拉比法典还早一个多世纪,因而闻名。伊辛约于公元前1730年丧失独立。约公元前1156年—约公元前1025年间,它的第二王朝复兴,曾统治今伊拉克南部的巴比伦尼亚。
《吾珥南模法典》,又称《乌尔那木法典》或《乌尔纳姆法典》,是由乌尔那木颁发、已知现存最古旧的法典,出土自美索不达米亚,于约前2100年至前2050年以苏美尔文写在泥板上。虽然前言部分将此法典归功于乌尔王乌尔那木,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此法典其实由其子舒尔吉所颁发。这法典的第一个副本,由塞缪尔·诺亚·克莱默在1952年翻译。基于其部分保存,只有序言和5条法律可辨。其它泥板在乌尔出土并于1965年被翻译,使57条法律当中的40条能被重构。其它在西帕尔出土的副本则包含轻微变种。《吾珥南模法典》与《汉穆拉比法典》都采行应报理论。
埃什南纳,伊拉克古城,即今泰勒艾斯迈尔,位于今伊拉克中部迪亚拉河谷。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发掘发现。约公元前3000年即有人定居。此后不断扩大。于乌尔第三王朝时为地方长官驻地,乌尔第三王朝结束后独立。后为巴比伦第一王朝国王汉穆拉比征服。在巴格达阿布哈尔迈勒丘发现的《伊施嫩纳法典》时间早于《汉穆拉比法典》。
《吾珥南模法典》,又称《乌尔那木法典》或《乌尔纳姆法典》,是由乌尔那木颁发、已知现存最古旧的法典,出土自美索不达米亚,于约前2100年至前2050年以苏美尔文写在泥板上。虽然前言部分将此法典归功于乌尔王乌尔那木,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此法典其实由其子舒尔吉所颁发。这法典的第一个副本,由塞缪尔·诺亚·克莱默在1952年翻译。基于其部分保存,只有序言和5条法律可辨。其它泥板在乌尔出土并于1965年被翻译,使57条法律当中的40条能被重构。其它在西帕尔出土的副本则包含轻微变种。《吾珥南模法典》与《汉穆拉比法典》都采行应报理论。
《吾珥南模法典》,又称《乌尔那木法典》或《乌尔纳姆法典》,是由乌尔那木颁发、已知现存最古旧的法典,出土自美索不达米亚,于约前2100年至前2050年以苏美尔文写在泥板上。虽然前言部分将此法典归功于乌尔王乌尔那木,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此法典其实由其子舒尔吉所颁发。这法典的第一个副本,由塞缪尔·诺亚·克莱默在1952年翻译。基于其部分保存,只有序言和5条法律可辨。其它泥板在乌尔出土并于1965年被翻译,使57条法律当中的40条能被重构。其它在西帕尔出土的副本则包含轻微变种。《吾珥南模法典》与《汉穆拉比法典》都采行应报理论。
《吾珥南模法典》,又称《乌尔那木法典》或《乌尔纳姆法典》,是由乌尔那木颁发、已知现存最古旧的法典,出土自美索不达米亚,于约前2100年至前2050年以苏美尔文写在泥板上。虽然前言部分将此法典归功于乌尔王乌尔那木,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此法典其实由其子舒尔吉所颁发。这法典的第一个副本,由塞缪尔·诺亚·克莱默在1952年翻译。基于其部分保存,只有序言和5条法律可辨。其它泥板在乌尔出土并于1965年被翻译,使57条法律当中的40条能被重构。其它在西帕尔出土的副本则包含轻微变种。《吾珥南模法典》与《汉穆拉比法典》都采行应报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