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断层 编辑
池上断层,台湾东部的地震断层。具左移性质之逆移断层,位于花莲县和台东县,长约65公里,归为第一类活动断层。
断层由瑞穗东南方一带向南南西延伸至池上东南方,锦园南方万安附近,断层面则呈现上陡下缓的向东倾斜曲面,接近地表倾斜约60度,至深度约25-30公里处则转为接近水平。此断层的滑移速率远比美国圣安德列斯大断层快,同时池上逆断层的特性也打破一般认为平移断层才会有断层潜移的观念。
1
相关
1951年纵谷地震系列又称为1951年花莲-台东地震系列,由米仑断层、玉里断层、池上断层错动引起。该地震是一个系列地震,从1951年10月22日至1951年12月5日分别在台湾东部地区发生,其中最大的两个地震里氏震级达7.3,分别在10月22日和11月25日发生。这场地震系列共造成85人死亡。
奇美断层是台湾花莲县的活动逆断层,长约30公里,断层走向为东北。断层南端在春日里附近,向南连结瑞穗断层与池上断层,向东北延伸,经德武、奇美村至花莲县丰滨,长约30公里。断层南端在春日里附近连接瑞穗断层与池上断层
大坡池,原名大陂池,亦可写作“大陴池”、“大埤池”或“池上大埤”,曾以“池上垂纶”的名称列为台东十景之一。大坡池为台湾台东县池上乡的一个天然湖泊,池域约28公顷,位于海拔262至269米,由于池上断层所形成的断层洼地。清治时期新开园大陂庄庄名即因辖区内有大陂池而得名。台湾日治时期讹化为“大坡池”。1910年,台湾总督府官方文献所载面积为57甲,其后因挖大出水口以放水造田,目前面积已小很多。
大坡池,原名大陂池,亦可写作“大陴池”、“大埤池”或“池上大埤”,曾以“池上垂纶”的名称列为台东十景之一。大坡池为台湾台东县池上乡的一个天然湖泊,池域约28公顷,位于海拔262至269米,由于池上断层所形成的断层洼地。清治时期新开园大陂庄庄名即因辖区内有大陂池而得名。台湾日治时期讹化为“大坡池”。1910年,台湾总督府官方文献所载面积为57甲,其后因挖大出水口以放水造田,目前面积已小很多。
1951年纵谷地震系列又称为1951年花莲-台东地震系列,由米仑断层、玉里断层、池上断层错动引起。该地震是一个系列地震,从1951年10月22日至1951年12月5日分别在台湾东部地区发生,其中最大的两个地震里氏震级达7.3,分别在10月22日和11月25日发生。这场地震系列共造成85人死亡。
1951年纵谷地震系列又称为1951年花莲-台东地震系列,由米仑断层、玉里断层、池上断层错动引起。该地震是一个系列地震,从1951年10月22日至1951年12月5日分别在台湾东部地区发生,其中最大的两个地震里氏震级达7.3,分别在10月22日和11月25日发生。这场地震系列共造成85人死亡。
1951年纵谷地震系列又称为1951年花莲-台东地震系列,由米仑断层、玉里断层、池上断层错动引起。该地震是一个系列地震,从1951年10月22日至1951年12月5日分别在台湾东部地区发生,其中最大的两个地震里氏震级达7.3,分别在10月22日和11月25日发生。这场地震系列共造成85人死亡。
1951年纵谷地震系列又称为1951年花莲-台东地震系列,由米仑断层、玉里断层、池上断层错动引起。该地震是一个系列地震,从1951年10月22日至1951年12月5日分别在台湾东部地区发生,其中最大的两个地震里氏震级达7.3,分别在10月22日和11月25日发生。这场地震系列共造成85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