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物 编辑
沉积物为任何可以由流体动力学所移动的微粒,并最终成为在水或其他液体底下的一层固体微粒。沉积作用即为混悬剂的沉降过程。
1
相关
退积是指河流三角洲前缘的位置随时间向陆地方向移动。 当进入三角洲的沉积物的供应量小于沉积空间的增加、例如海平面上升或盆地下降,就会造成退积
沉积盆地是由于地层下陷而形成的、容纳有各种沉积物的盆地。其沉积的原因有许多,可分为生物、物理和化学三种。地球上的沉积盆地种类众多,例如各大洋本身都可以看作是巨型的沉积盆地或沉积盆地群。其分类方法存在争议,1950年代的分类以稳定区和活动带为主,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则主要靠板块构造学说。后来的分类法基本是在这些分类的基础上做扩充。
地质年代学是利用岩石本身固有的特征,确定岩石、化石和沉积物存在年代的科学。绝对地质年代学测定可通过放射性定年法进行,而相对地质年代学则可使用古地磁学和稳定同位素比等方法。通过结合不同地质年代的线索,可以增进岩石定年的精确度。
岩石循环是指不同岩石互相转化的过程。循环的开端是岩浆,经冷却和结晶成为火成岩。岩石经风化、侵蚀分解,再由搬运、分选、沉积成沉积物。后者再岩化成沉积岩。岩石可经压力、热力转化成变质岩。最后岩石在破坏性板块边界俯冲入地幔而下熔化成岩浆,循环于是不息。
巴士海峡是衔接菲律宾海与南海并位处台湾与巴丹群岛之间的海峡。为连通太平洋与南海的重要公海,也是西太平洋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海域,船只往来非常频繁。海峡平均宽度约185公里,水深一般在2,000至5,000米之间,最深处达5,126米。海底地形起伏变化甚大,主要为大陆架向东延伸,又有兰屿海脊、台东海槽、花东海脊和马尼拉海沟由东向西南北向平行分布,海脊深度在2,400至2,600米之间,海床沉积物以沙为主,另外受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地质交互作用影响,巴士海峡还是一个地震。巴士海峡是西北太平洋的大浪区之一,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受大洋和大陆间季风的影响,海洋气象特征为高温多雨,季风盛行,雷暴较多,热带气旋影响频繁,也是西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进入亚洲的路径之一。
辫状河流又称辫状河、网状河、交织河道、河流辫、辫状河道,是指河道网,这些河道网中的河道之间被小型或临时存在的岛屿分隔,这些岛屿被称为辫条。辫状河流往往出现在沉积物量大或颗粒粗大的河流中,也出现在坡度较陡的河流中。辫状河流在世界各地的各种自然环境中都能找到,例如冲积扇、三角洲等地。
冰碛物是指在冰川作用下由侵蚀所形成的沉积物。由于未经分选,故颗粒大可至大石,小可至粉砂。可经成岩作用成为冰碛石。
河流形态学及其同义的河流作用地貌学都在描述河流的形状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河流的形态是许多作用及环境条件下的结果,包括河床及河岸的组成成分及可侵蚀性、上面的植被及植物成长的速度、是否有沉积物、其大小及组成、泥沙输送的速率,河漫滩及沙洲的形成速率,以及因为地层下陷及构造抬升产生的区域性叠积作用及陵夷作用。
滩,分为海滩、湖滩、河滩,是由海水搬运积聚的沉积物——沙或石砾,堆积而形成的岸,滩可依沙的粗细分为砾滩、沙滩、台语称海沙埔,泛指临海的沙地。
悬移质是指流体中在搬运作用过程中因为流体的流动而被抬升的那部分沉积物,它因流体的湍流而保持悬浮。悬移质通常由较小的颗粒组成,如黏土、淤泥和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