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 编辑
油井是用于开采油田石油的设施。
1
相关
科威特油田大火是伊拉克复兴党政权伊拉克军事在海湾战争中撤退时所采取焦土政策的一部分,据报放火烧毁了605至732口油井,至少烧掉10亿桶原油,以及数量不详充满石油的低洼地区,例如油湖和火壕沟。由于美国领导的海湾战争联军在海湾战争中的进展,其因此于1991年从科威特撤出;及后,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放火烧了700口油井,希望透过烟雾跟大火来阻挡军队进攻,大火延烧10个月,让沙漠变成火海。火灾于1991年1月和2月开始,第一口井火于1991年4月上旬被扑灭,最后一口则于1991年11月6日被正式封顶和熄灭。整场大火合共花了15亿美元平息。
环空油井中井眼和钻柱,或井眼和套管等间的环形空间。环空的存在保证井眼可以建立泥浆循环,即泥浆从钻柱中泵入,流经钻头水眼后,从环空中返出,并带出切屑,避免切屑聚集在井底。若切屑积聚太多,则可能堵塞循环通路,进而造成卡钻事故。
完井是指人们在钻井作业完成后,让油井做好生产准备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安装生产管和相关的井下工具,以及根据需要进行穿孔。有时还包括套管的穿入和固井过程。在钻井之后,如果钻井液被清除,油井最终会自我封闭。套管可以确保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同时还可以保护井流不受外部侵入物的影响。
陕北石油事件也称陕北石油案、陕北油田事件、陕北民营石油事件等,指2003年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人民政府以依据国家规定为由将原由民营资本经营的陕北几千口油井资产“收归国有”,而引发的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主的纠纷。在油井价值评估上,地方政府同民营企业主差距很大,双方由此产生争议。遭受损失的部分陕北民营石油企业,开始寻求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但遭遇想像不到的困难。
陕北石油事件也称陕北石油案、陕北油田事件、陕北民营石油事件等,指2003年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人民政府以依据国家规定为由将原由民营资本经营的陕北几千口油井资产“收归国有”,而引发的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主的纠纷。在油井价值评估上,地方政府同民营企业主差距很大,双方由此产生争议。遭受损失的部分陕北民营石油企业,开始寻求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但遭遇想像不到的困难。
陕北石油事件也称陕北石油案、陕北油田事件、陕北民营石油事件等,指2003年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人民政府以依据国家规定为由将原由民营资本经营的陕北几千口油井资产“收归国有”,而引发的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主的纠纷。在油井价值评估上,地方政府同民营企业主差距很大,双方由此产生争议。遭受损失的部分陕北民营石油企业,开始寻求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但遭遇想像不到的困难。
陕北石油事件也称陕北石油案、陕北油田事件、陕北民营石油事件等,指2003年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人民政府以依据国家规定为由将原由民营资本经营的陕北几千口油井资产“收归国有”,而引发的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主的纠纷。在油井价值评估上,地方政府同民营企业主差距很大,双方由此产生争议。遭受损失的部分陕北民营石油企业,开始寻求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但遭遇想像不到的困难。
钻井隔水管是一个连通海底油井至海面钻井设施的管道。钻井隔水管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与海底防喷器一起使用的海上钻井隔水管,一般供浮动钻井船使用;另一种是与海面BOP一起使用的回接钻井隔水管,一般由固定平台或非常稳定的浮动平台部署。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是指中海油与康菲公司合作开发的渤海蓬莱19-3油田自2011年6月中上旬以来发生油田溢油事件,这也是近年来中国内地第一起大规模海底油井溢油事件。据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统计,共有约700桶原油渗漏至渤海海面,另有约2,500桶矿物油油基泥浆渗漏并沉积到海床。国家海洋局表示,这次事故已造成5,500平方公里海水受污染,大致相当于渤海面积的7%。
抽油泵,是在陆上油井上方抽取原油的往复式活塞泵,其特点是泵会上下往复移动,而抽油泵的游梁也会随之往复转动,类似磕头的动作,因此也称为磕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