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犹太人历史 编辑
波兰犹太人的历史长达一个千禧年,既经历过漫长的宗教宽容时期,该国的犹太人群体繁荣昌盛;也在20世纪纳粹德国占领波兰期间,经历了犹太人大屠杀,整个群体几乎遭受了彻底的种族灭绝
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丰收节行动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项大规模枪击事件行动,由纳粹德国波兰总督府地区的党卫队、秩序警察、以及特拉夫尼基人特别部队执行、旨在消灭卢布林保留地各个集中营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统治下的强制劳役的所有犹太人。丰收节行动与卢布林隔都的清场紧密关联。 行动发生于1943年11月3日至4日;在克里斯蒂安·维尔特和雅各布·施波仁贝格的命令下,约有42,000–43,000名波兰犹太人历史同时被杀害。行动基本消灭了所有的犹太人劳力,因此宣告了莱茵哈德行动的结束。
琴斯托霍瓦隔都是纳粹德国在琴斯托霍瓦建立的隔都,用以迫害和剥削波兰犹太人历史。隔都建立时约有4万人被限制在该区域,至1942年末的大规模驱逐前达到约4.8万人的最高峰。大多数隔都囚犯被大屠杀列车送往特雷布林卡灭绝营实施最终解决方案。1943年6月,隔都的剩余居民发动了琴斯托霍瓦隔都起义,战斗数日后被党卫队镇压。
布隆纳山 是位于今日白俄罗斯境内的一片僻静区域,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曾在此大规模杀戮波兰犹太人历史。该地点位于德苏占领波兰的波兰前东部领土,1939年依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入侵波兰,两年后德意志国防军在巴巴罗萨行动中为德国占领。据估计从1942年5月到当年11月,在波兰犹太人大屠杀最终解决方案,约有5万名犹太人在布隆纳山森林的死亡坑被杀害。受害者是由大屠杀列车从战时隔都运来的,其中包括来自布列斯特隔都、平斯克隔都、以及别廖扎、伊万诺沃、科布林、霍洛德茨、安托帕利等地的隔都,以及新成立的东方总督辖区 西部边界上的其他地方。
本津隔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为德苏占领波兰西南部本津镇的波兰犹太人历史建立的隔都。1940年7月,德国当局宣布“犹太区”成立;来自本津及其周边的犹太人被迫在隔都中生活,直至犹太人大屠杀期间隔都清场为止。本津隔都接受了本津当地的2万多名犹太人,以及被驱逐出邻近社区的1万名犹太人。大多数身体健全的穷人被迫在德国军工厂工作,然后由大屠杀列车运往附近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消灭。1943年8月1日至3日间,德国党卫队最后一次大规模驱逐隔都的男女老幼时,犹太战斗组织成员发起了隔都起义。
波兰境内的犹太人大屠杀是纳粹德国在波兰第二共和国内实施的种族灭绝行动,以专门建造的灭绝营为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三帝国的犹太人大屠杀夺走了300万波兰犹太人历史的生命,占大屠杀中全部犹太人遇难者的半数。在德国的灭绝行动中,另有多达300万的波兰人受害者,但学者们对于是否将他们同样归于犹太人大屠杀受害者仍有争议。
纳粹最终解决方案了超过90%的波兰第二共和国波兰犹太人历史,德国建立的灭绝营在其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德占波兰境内的犹太人隔都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德国在波兰境内数百个地点建立的隔都。
大多数隔都是由纳粹德国于1939年10月至1942年7月间建立的,目的是限制和隔离波兰犹太人历史约350万波兰犹太人历史,并对他们实施迫害、恐怖和剥削。在较小的城镇,隔都经常作为犹太奴工和大规模驱逐行动的中转地;而在大城市中心,这些隔都像是被围墙隔开的监狱岛,被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只不过是“缓慢、被动的谋杀”的工具,其中的街道上散落着遇害的尸体。
海乌姆诺灭绝营,德国称之为库尔姆霍夫灭绝营,是纳粹德国设在波兰罗兹外50公里内尔河畔海乌姆诺村的灭绝营,该村镇历史上曾属德国,名为库尔姆霍夫。1939年波兰战役后,该地被德国控制,成为瓦尔特兰行政区。海乌姆诺灭绝营曾分两阶段运营:第一阶段为1941年12月8日–1943年3月,这段时间内屠杀了大量的犹太人;另一阶段为1944年6月–1945年1月18日抵抗苏军反击时。该营主要为灭绝罗兹犹太区的波兰犹太人历史而建造。在这两阶段的中间时期,集中营的杀人方式有所修改,1943年拆除了集中营的部分设施。
克拉科夫的莱茵哈德行动 ,通常依照德语代号称作克拉科夫行动,是1942年纳粹德国针对波兰总督府克拉科夫波兰犹太人历史的围捕和屠杀行动。围捕行动由来自武装党卫队的党卫队和警察领袖尤利安·舍尔内尔领导,属于全波兰总督府范围内进行的犹太人大规模屠杀行动——莱茵哈德行动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