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纪 编辑
泥盆纪是地质时代古生代中的第四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419.2百万年,结束于358.9百万年。
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石炭纪是地球历史中的一个地质时代。早在1822年石炭纪在英国就已经被看作是一个地质时代中的纪了。石炭纪的名字来自于石炭纪时期在全世界各地形成的煤。它从3.58亿年前开始,延续到2.98亿年前。它与二叠纪和泥盆纪之间的边界的年代主要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断代获得的。
鱼石螈属是一支生活在泥盆纪晚期的坚头类四足形类,为化石纪录最早的四足动物类群之一。拥有肺和四肢,帮助它们在沼泽的浅水中游动。尽管鱼石螈因有四肢和足趾而常被称作“四足动物”,但它们比真正的四足动物冠群更为原始,更准确地称法为“坚头类四足动物”或“干-四足动物”。同样的,尽管它们无疑具备两栖动物的部分构造和习性,但在狭义上并不被认为是真正的两栖动物,因为第一支现代两栖动物出现在三叠纪。直到20世纪末,其他早期坚头类化石以及与鱼石螈密切相关的鱼类化石被发现后,才确定鱼石螈为鱼类和四足动物之间的过渡类群,并结合了二者的特征。
海林檎是已灭绝的一类棘皮动物,是棘皮动物中骨骼组织最简单的一纲。形状为球形,与苹果类似,故名。它们和海百合有惊人的相似处,都是利用茎节附着在基底上,有一个由许多不同骨板组成的膨胀壳。具有萼和腕,萼部骨板多达13至200块,萼板上具有板孔,沟孔系统复杂。海林檎没有真正的肢,因此它们利用短小没有分叉被称为鳃的支臂从水中滤取食物。此外,它们的骨板上有独特的孔结构,用来呼吸。海林檎纲约有100属左右,多生活在奥陶纪和志留纪,于泥盆纪晚期绝迹。
几丁石又称胞石,旧称几丁类、几丁虫。是一类具有几丁质外壁的海洋微体化石。几丁石依据外观可以分成两类,即口盖样式简单且颈部不明显的口盖目和口盖较复杂且颈部分明的前体目。几丁石的大小约为50到2000微米,生存于奥陶纪至泥盆纪世界各大陆。最早由德国微体古生物学家埃森纳克发现于德国北部的冰川漂砾中。目前这类化石分类不明,由于几丁石往往以链状或团形出现,多数认为是多毛纲或腹足纲动物的卵,也有人认为是某种单细胞植物。
猬虾下目也称猥虾下目,是十足目下的一个小下目。该下目的虾常被与真虾下目或枝鳃亚目混淆,但实际上这一类虾梗更接近爬行亚目。其扩大的第三步足是典型特征。 现该科下有3科12属71种现存物种。 其最早的化石记录属于Devonostenopus pennsylvaniensis,可追溯到泥盆纪
拟蟹体鲎是生存于志留纪至泥盆纪的一属海蝎,其化石分布于苏格兰、捷克、美国等地。它们的身体、似方形的头甲以及六对附肢均被几丁质的外骨骼包裹住。其余十二节体节和末端的尾刺均与头相连接。头甲下六对附肢的第一对长有螯,第二至五对用于行走,第六对呈鳍状。
艾伯塔盆地是加拿大西部,落基山脉东麓一个大型沉积盆地,范围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横穿艾伯塔省和萨斯喀彻温省一直延伸到马尼托巴省。盆地形成于泥盆纪时期落基山脉沿大陆一侧的地壳下沉,从那时起一直到白垩纪晚期该地区一直在海面以下。海洋沉积物逐渐积累在盆地的最深层,边缘由包含海洋生物化石的大型矿脉组成。距今6千5百万年前,盆地开始抬升,沉积作用停止,盆地内的沉积物暴露并受到侵蚀。沉积层内的有机质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形成石油和天然气,并储存在周围多孔的岩石中。落基山脉在形成时期发生岩层的褶皱和断裂作用形成了构造圈闭也有助于油气的储藏。此外该地区还有煤,钾碱和盐等资源。
腔棘鱼纲是肉鳍鱼的一个演化支,现存最古老的鱼类家族之一,在距今约4亿年前的泥盆纪早期便已出现,分类层级根据不同的研究而从下纲、亚纲到纲不等,现仅存腔棘鱼目下矛尾鱼科、矛尾鱼属的西印度洋矛尾鱼和印尼矛尾鱼两个物种。
东洞庭山亦称洞庭东山,简称东山,为太湖当中一处半岛,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本为太湖当中一座岛屿,与西洞庭山相望,面积约60平方千米。清朝雍正年间因人工围垦形成半岛。传说隋朝将领莫厘在此屯兵,又称莫厘山;又传伍子胥曾迎母居于此地,古时也成胥母山。为泥盆纪砂岩山脉,东南较为陡峭,主峰莫厘峰海拔293米。
古口目是昆虫纲无翅亚纲下的一个目,通称石蛃。古口目是现存最原始的昆虫类群,出现于泥盆纪中期,与蛛形纲起源时间相近。古生代和较近期的年代都有出土古口目的化石,其中部分物种的形态特征和一些现生的物种极为接近,这些化石包含包埋的虫体化石、虫体印痕化石,和足迹化石。古口目过去又称“微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