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可以指:
10
商洛市,简称商,古称上洛、上雒、商州、商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因境内商山、洛水而得名。市境北界渭南市,西临西安市,西南达安康市,南邻湖北省十堰市,东毗河南省南阳市、三门峡市。地处秦岭东段南侧,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岭和峡谷相间。主要河流有属黄河水系的洛河,以及属长江水系的丹江、金钱河、干佑河、洵河等。全市总面积19,587平方公里,人口235.74万,市人民政府驻商州区。
商洛市,简称商,古称上洛、上雒、商州、商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因境内商山、洛水而得名。市境北界渭南市,西临西安市,西南达安康市,南邻湖北省十堰市,东毗河南省南阳市、三门峡市。地处秦岭东段南侧,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岭和峡谷相间。主要河流有属黄河水系的洛河,以及属长江水系的丹江、金钱河、干佑河、洵河等。全市总面积19,587平方公里,人口235.74万,市人民政府驻商州区。
康百万庄园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庄园始建于明末清初。康百万家族前后十二代人在这个庄园生活,纵跨了明、清、民国三个时期400余年,庄园也从最初的半山腰一直建到了山顶。该庄园是一处典型的十七到十八世纪黄土高原上封建的建筑。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从后人复制的庄园全貌图上看,庄园的所有建筑好像驮在一块巨型的龟背上,而龟的头部正好伸向河流,因而便有了“金龟探水”的称号。
宝室寺铜钟,铸造于唐贞观三年,已有1350余年历史,是中国存世最早的唐钟。原在鄜州城北关,明末洛水毁。清代置于保大楼。1976年因保大楼拆除,搬迁存县文化馆内之简易钟亭内。1998年农历二月二十二日迁至鄜县北太和山道观钟楼。1956年8月6日列为陕西省名胜古迹第一批重点保护单位。
伊河,是中国黄河南岸洛水支流之一,发源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陶湾镇,流经嵩县、伊川,穿伊阙而入洛阳,东北向流至偃师与洛水汇合成伊洛河。伊河全长368公里,流域面积6100多平方公里。
洛阳城是指在今洛阳市境内所建的古城。历史上曾多次修建洛阳城:一是在今洛阳市东白马寺东洛水北岸的汉魏故城;另一为在汉魏故城西18里今洛阳市区的隋唐故城;金元时期修筑的城墙;明清时期在金元旧城上重筑的城池。
康百万庄园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庄园始建于明末清初。康百万家族前后十二代人在这个庄园生活,纵跨了明、清、民国三个时期400余年,庄园也从最初的半山腰一直建到了山顶。该庄园是一处典型的十七到十八世纪黄土高原上封建的建筑。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从后人复制的庄园全貌图上看,庄园的所有建筑好像驮在一块巨型的龟背上,而龟的头部正好伸向河流,因而便有了“金龟探水”的称号。
伊洛之戎,亦称伊洛戎、伊雒戎,中国古代部落,为西戎的一支,居住在伊水与洛水一带,分支自允姓之戎,与陆浑国有共同先祖。主要为晋国与秦国的附庸,战国时期时为韩国、魏国所灭。
《洛神赋》为曹植于曹丕黄初四年所著。最早见于萧统《昭明文选》,其序称曹植由洛阳返回封地时,途经洛水,忽然有感而发,并作此赋。洛神为中国神话里伏羲氏之女儿,其因为于洛水溺死 ,而成为洛水之神,即洛神。此赋为曹植所著的文章里较为著名的。
通济渠,是隋炀帝大业元年开凿的一条水渠,连接了黄河与淮河,贯通了洛阳到扬州。通济渠共分为东、中、西三段,三段总长度约为2000里。西段的起点是洛阳,水源为洛水和洛水的支流谷水;中段的起点是今荥阳市西部的板渚,水源是黄河,引水向东流向开封市,至江苏盱眙入淮河。通济渠经过的地方,以现今的区划计有三省十八县,分别为为:河南省荥阳、郑州、中牟、汴州、开封县、杞县、睢县、宁陵、宋州、虞城、夏邑、永城;安徽省濉溪、宿州、灵璧、夏丘;江苏省泗洪、盱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