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 编辑
海洋学上,深海是指透光层以下的海,一般指200米以下。因为不透光,没办法行光合作用,没有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故深海的生物密度较浅海来的少。
8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海底山是从海底地面高耸但仍未突出海平面的山,所以不能算是岛。典型的海底山由死火山形成,由1,000至4,000米的海底突出。海洋学家定义海底山的独立特征为至少在海底地面升高1,000米。海底山顶通常在海平面下几百至几千米,所以他们被算是深海。全球估计有30,000个海底山,只有少数受到研究。但部分海底山被认为是异常。例如海底山通常在海平面下几百米,但是鲍伊海底山由3,000米深的海底升高至海平面下24米。
吸血乌贼,又名吸血章鱼、吸血鱿鱼、幽灵蛸、蝙蝠蛸,是一种居住在深海的头足类,是八腕总目也就是章鱼的一种,和墨鱼、鱿鱼是远亲,它和章鱼科一样都是有8只触手,其名字中虽有“乌贼”一词,但其实和乌贼无关。其祖先在侏罗纪时期为了躲避蛇颈龙目的猎食而移居深海,并且长出圆球包覆型结构,以对抗头部狭小的蛇颈龙;在白垩纪大灭绝后,所有大型水生爬虫类都灭绝,这让吸血乌贼一直存活到了现代。
月鱼目,是辐鳍鱼纲的一个目,包括50余种深海鱼类。
凯尔盖朗海台是个位于印度洋南部的已被淹没的陆地,也是南极洲板块的一个海底高原和大型火成岩区域。它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约3000公里,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大小约是日本的3.3倍。海台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延伸超过2200公里,位于深海。海台所产生的的凯尔盖朗热点,从约阿普第期冈瓦纳大陆解体后开始。有一小部分的海台凸出海平面,形成了凯尔盖朗群岛、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间歇性火山喷发继续使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不至于沉没。
房角石是一属已灭绝的鹦鹉螺类。生存在奥陶纪中期劳伦大陆、波罗的大陆、西伯利亚大陆周遭的海洋中。巨大的房角石长度约为9米,不过这个估计值的准确性仍有争议。即使如此,房角石仍然是古生代最巨大的无脊椎动物。从它巨大的身躯来推测,房角石是一种生活在深海的伏击型掠食者,可能以生活在同时期海域的三叶虫、海蝎、头足纲与无颌总纲为食。房角石于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后绝种,仅有少数存活至志留纪文洛克阶。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房角石其实是滤食性动物。
冥河水母是隶属羊须水母科的巨型深海水母,单型物种,也被称为“巨型幻影果冻”。冥河水母相当罕见,110年以来仅被目击到110次,但据信除北冰洋外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该水母被学者视为深海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无脊椎动物捕食者。在半深海带较为常见,但栖息深度可达6665米。
鳞侧石鳖科是新石鳖亚纲石鳖目的一个科。本科物种皆在海中生活,Feedingtypes deposit feeder: subsurface and grazer,栖息在深海砂泥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亚科,其中鳞侧石鳖亚科同时包括现生种及化石种,而蠕形石鳖亚科的所有物种皆为化石种。
深海鱼是以深海为栖息地的鱼的总称。一般生活在200米以下水域中的鱼称为深海鱼。然而,有许多物种在生长过程中会改变其栖息地深度,亦或每天都会进行大幅昼夜垂直迁移以寻找食物,因此“深海鱼”一词没有明确的定义。
深海生物聚落是指栖息于深海的生物群落。由于技术和成本上的限制,目前关于深海生物相关的资讯仍付之阙如。深海生物有相当严酷的生存压力,例如高水压、高温,及无光带,使过去一直以为能适应深海环境的生物不多。但到19世纪时,学者开始发现深海还是有相当高度的生态多样性。
鳄冰鱼科,俗称白血鱼、南极冰鱼或南极虾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的一个科,是生长在深海零度以下无污染水域的鱼类,主要以南极虾为食。体内含有丰富的鱼脂肪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等成分,钙质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而因为低温下气体溶解率较高,且低温下鱼代谢率低,所以鳄冰鱼科体内虽不含血红素,却仍能靠比例上较大的心脏,在体内中运送足够氧气到身体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