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 编辑
焉耆又称乌夷、乌耆、阿耆尼,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古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附近。
1
相关
楼兰,楼兰国是西域古国名。西汉汉昭帝前的楼兰既指楼兰国,而西汉昭帝后的楼兰则指的是楼兰城。
公元前3世纪时,当时楼兰受月氏统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了月氏,楼兰又为匈奴所管辖。公元前77年楼兰国王尉屠耆更名鄯善国,并迁都伊循城,向汉朝称臣,原都城楼兰古城则由汉朝派兵屯田。西南通且末国、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市,扼丝绸之路的要冲。由于孔雀河的改道,罗布泊水萎缩,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公元422年以后,楼兰城民众迫于严重干旱,于前凉末遗弃楼兰城,逐渐南移。此后楼兰先后并吞了若羌国、小宛、精绝、且末等国,成为西域七强之一。公元448年鄯善归属北魏,后实行郡县制治理。公元492年被敕勒所灭。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楼兰故城遗迹。
安西节度使,又称安西四镇节度使、四镇节度使,是唐朝在西域地区为防御天山南路安西四镇设置的节度使,天宝十节度使之一。712年九月安西都护府领四镇经略大使,驻安西都护府。718年,副都护领碛西节度使,驻西州。727年,改为伊西节度使,731年与北庭节度使合并为安西四镇北庭节度使。741年,再次分为北庭节度使和安西四镇节度使。安西四镇节度使抚宁西域,下辖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四镇和安西都护府,领两万四千人。757年,改名镇西节度使。767年,复名安西节度使。790年,因为安西失陷吐蕃,又泾原节度使兼领安西节度。
白纯焉耆王龙会杀死的白山的后裔。383年,前秦将领吕光攻打龟兹城,他举兵抵抗,以全国财宝向狯胡求援。狯胡王弟弟呐龙、侯将旭兵和温宿、尉头等国军队救援,在城西和吕光作战。白纯兵败,带着财宝逃亡,吕光立其弟白震为王。
鼠尼施,又译作苏尼鼠、苏尼失,西突厥的部落名称。游牧在今焉耆以西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人口众多,实力强大,为左厢五咄陆中的强部。跟随阿史那贺鲁背叛唐朝。显庆元年,唐将苏定方率兵西征,鼠尼施部以精骑二万帮助阿史那抵抗,被唐军击溃。次年,唐朝平定西突厥汗国,即以此部游牧之地设鹰娑都督府,归昆陵都护府管辖,由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统领。
安西四镇,中国唐代西域重兵之地。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置,唐前期四镇指的是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城,开元七年十姓可汗请居碎叶,安西节度使汤嘉惠表以焉耆备四镇。四镇变为龟兹、于阗、疏勒、焉耆。
师,也称姑师,古代中亚东部西域城郭诸国之一。都城为交河。东南通往敦煌,向南通往楼兰、鄯善,向西通往焉耆,西北通往乌孙,东北通往匈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站。从考古发掘上来看,车师人操印欧语系吐火罗语的一种方言。古代车师人的种族还未完全研究清楚,头骨上显示高加索人种与蒙古人种的混合特征。部分古代遗骨DNA显示,一定比例吐火罗人男性的Y染色体为单倍群R1a1a-M17。
安西节度使,又称安西四镇节度使、四镇节度使,是唐朝在西域地区为防御天山南路安西四镇设置的节度使,天宝十节度使之一。712年九月安西都护府领四镇经略大使,驻安西都护府。718年,副都护领碛西节度使,驻西州。727年,改为伊西节度使,731年与北庭节度使合并为安西四镇北庭节度使。741年,再次分为北庭节度使和安西四镇节度使。安西四镇节度使抚宁西域,下辖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四镇和安西都护府,领两万四千人。757年,改名镇西节度使。767年,复名安西节度使。790年,因为安西失陷吐蕃,又泾原节度使兼领安西节度。
山王国,西域古国。西至尉犁二百四十里,西北至焉耆百六十里,西至危须二百六十里,东南与鄯善、且末接。离长安七千一百七十里。四百五十户,五千口,胜兵1000人。属官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译长各一人。出产铁矿,以购买焉耆、危须的粮食为食。东汉以后,成为焉耆的属地。
山王国,西域古国。西至尉犁二百四十里,西北至焉耆百六十里,西至危须二百六十里,东南与鄯善、且末接。离长安七千一百七十里。四百五十户,五千口,胜兵1000人。属官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译长各一人。出产铁矿,以购买焉耆、危须的粮食为食。东汉以后,成为焉耆的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