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土政策 编辑
焦土政策译自英语,是一种军事战略。英语直接表达的意思是毁坏地面上所有的一切,包含农作物、工厂和城市,破坏任何可能对敌人有用的东西。汉字中“焦土”的原意烧坏农作物来摧毁敌人的食物来源,这个战术辞汇在现代使用上并不限于使敌人食物缺乏,还可以包括破坏遮蔽所、交通运输、通讯与工业资源。与古称坚壁清野有所不同,坚壁清野指先将可为己所用的资源收集储存于“坚壁”,而后毁坏难以控制地区的资源“清野”。
1
相关
文夕大火,又称长沙大火,是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湖南省长沙市历史上毁坏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城人为性质的火灾。因应中国抗日战争局势发展,国民政府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失控,最终导致长沙3万多人葬身火海,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造成长沙文物损失。
科威特油田大火是伊拉克复兴党政权伊拉克军事在海湾战争中撤退时所采取焦土政策的一部分,据报放火烧毁了605至732口油井,至少烧掉10亿桶原油,以及数量不详充满石油的低洼地区,例如油湖和火壕沟。由于美国领导的海湾战争联军在海湾战争中的进展,其因此于1991年从科威特撤出;及后,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放火烧了700口油井,希望透过烟雾跟大火来阻挡军队进攻,大火延烧10个月,让沙漠变成火海。火灾于1991年1月和2月开始,第一口井火于1991年4月上旬被扑灭,最后一口则于1991年11月6日被正式封顶和熄灭。整场大火合共花了15亿美元平息。
花园口决堤事件是发生于1938年6月9日中华民国统治下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灾难。南京国民政府利用黄河伏汛期间,在河南省花园口镇战略性毁堤,进行焦土政策,试图阻止大日本帝国陆军沿黄河西进。
花园口决堤事件是发生于1938年6月9日中华民国统治下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灾难。南京国民政府利用黄河伏汛期间,在河南省花园口镇战略性毁堤,进行焦土政策,试图阻止大日本帝国陆军沿黄河西进。
花园口决堤事件是发生于1938年6月9日中华民国统治下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灾难。南京国民政府利用黄河伏汛期间,在河南省花园口镇战略性毁堤,进行焦土政策,试图阻止大日本帝国陆军沿黄河西进。
哈马大屠杀是1982年2月发生于叙利亚哈马的大屠杀事件,当时叙利亚军队在总统哈菲兹·阿萨德的命令下,对哈马实行焦土政策,以镇压逊尼派伊斯兰分子的反政府暴动。屠杀事件由哈菲兹·阿萨德的弟弟利法特·阿萨德亲自指挥。
杜斯艾雷斯屠杀事件是一起于1982年12月6日在危地马拉北方贝登省中的一个小村庄杜斯艾雷斯村发生的军队屠杀事件,死亡人数超过两百人。此事件因为危地马拉当时的军事独裁者埃弗拉因·里奥斯·蒙特要求政府军执行焦土政策而造成。
花园口决堤事件是发生于1938年6月9日中华民国统治下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灾难。南京国民政府利用黄河伏汛期间,在河南省花园口镇战略性毁堤,进行焦土政策,试图阻止大日本帝国陆军沿黄河西进。
花园口决堤事件是发生于1938年6月9日中华民国统治下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灾难。南京国民政府利用黄河伏汛期间,在河南省花园口镇战略性毁堤,进行焦土政策,试图阻止大日本帝国陆军沿黄河西进。
花园口决堤事件是发生于1938年6月9日中华民国统治下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灾难。南京国民政府利用黄河伏汛期间,在河南省花园口镇战略性毁堤,进行焦土政策,试图阻止大日本帝国陆军沿黄河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