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夷文 编辑
爪夷文是一种使用阿拉伯字母来书写马来语的文字。它是文莱两种官方文字之一,同时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特别是在宗教文书方面。
1
相关
马来前锋报》,一份创刊于1939年5月29日的爪夷文报章,为《马来西亚前锋报》前身,创刊人是尤索夫·依萨。报刊总社原设于新加坡,1957年西马独立后,搬迁到首都吉隆坡。在英殖民时代,《前锋报》是一份致力于提倡非殖民化,宣扬民族独立自治思想的报章,曾汇集了一群出色的报人、文学家和社会运动分子,如沙末·伊斯迈、克利斯·马士、赛·扎哈利、乌斯曼·阿旺、沙末赛益等。
马来西亚前锋报是马来西亚一份马来语日报,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马来语报纸。1939年,其前身马来前锋报首次以爪夷文形式出版。1967年9月1日,马来西亚前锋报开始出版,马来西亚前锋报可以视为马来前锋报的马来语版本。21世纪10年代末,马来西亚前锋报的每日发行量和读者人数持续下降,2019年10月9日,马来西亚前锋报停止出版。2020年7月20日,马来西亚前锋报复刊。
范欧普豪伊森拼音系统于1901年至1947年间作为印尼语的正写法,由荷兰语正写法扩充而来。在强制推行范欧普豪伊森系统之前,荷属东印度境内的马来语是以爪夷文书写的。后于1947年由共和国拼写系统取代。这套系统也被当地印尼华人用于拼写福建话等汉语变体。
文莱国徽原为皇家标记,后于1940年正式采纳为国徽。文莱国徽由上而下依次为小红旗、华盖、双翼、棕榈树、写有爪夷文标语“永远服侍于真主的指引”的红新月,以及写有爪夷文国名“文莱达鲁萨兰国”的红色绶带,左右为双手。1959年5月29日文莱颁布新宪法后,文莱国旗亦加入国徽图案。
文莱国徽原为皇家标记,后于1940年正式采纳为国徽。文莱国徽由上而下依次为小红旗、华盖、双翼、棕榈树、写有爪夷文标语“永远服侍于真主的指引”的红新月,以及写有爪夷文国名“文莱达鲁萨兰国”的红色绶带,左右为双手。1959年5月29日文莱颁布新宪法后,文莱国旗亦加入国徽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