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科 编辑
犀牛是犀科动物的总称,属哺乳纲奇蹄目,主要分布于非洲东南亚。是最大的奇蹄目动物,也是体型仅次于大象的大型陆地动物。所有的犀牛基本上都是腿短和身体粗壮。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800~3000公斤,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至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
9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白犀属犀科、犀亚科下的一属,由19世纪英国动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在1868年以白犀为模式种建立,现仅存白犀一种,野生种群分布于非洲南部和东部的草原及灌木丛。2010年澳大利亚学者科林·格罗夫斯等人经研究指出,白犀现存的两个亚种——北白犀和南白犀,分化时间已超过100万年,二者存在明显的形态和遗传差异,故将这两个亚种提升为独立物种,但研究结果未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
双角犀属犀科下的一属,包含一类鼻上长有两只角的犀牛,化石纪录可追溯至2000多万年前的中新世早期,是相当古老的哺乳动物类群。唯一的现生种是残存于印尼热带林地的苏门答腊犀,由于犀角贸易引发的偷猎,加之栖息地受到过度开发,其现存活体总数已不足80头,为当下最接近灭绝的动物之一。
独角犀属犀科下的一个演化支,包含一类独角犀牛,现存 2 种:印度犀和爪哇犀,其中爪哇犀是最接近灭绝的哺乳动物之一,现仅存约 60 头,全部生活在爪哇岛西端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
黑犀,也叫黑犀牛,是犀科黑犀属的唯一一种,产于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喀麦隆、南非、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尽管名叫黑犀,它们的体表颜色实际上更接近于灰白色,这个名字一般被用来区别于白犀,事实上这两种犀牛的区别不在于颜色,而主要在于体型,黑犀要比白犀小许多。
黑犀,也叫黑犀牛,是犀科黑犀属的唯一一种,产于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喀麦隆、南非、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尽管名叫黑犀,它们的体表颜色实际上更接近于灰白色,这个名字一般被用来区别于白犀,事实上这两种犀牛的区别不在于颜色,而主要在于体型,黑犀要比白犀小许多。
爪哇犀也称 小独角犀,属奇蹄目犀科,与印度犀是近亲。目前几近于绝种,只剩下五十至六十头左右,因为过度捕杀,目前仅在印尼的爪哇岛还有一个种群残存,其中印度亚种和越南亚种已经灭绝。爪哇犀在1989年曾于越南的吉仙国家公园用红外线照相机拍到,当时相信至少还有大约13只的族群;但因为越南保护措施的无力,以及偷猎者猎杀手段的不断升级,越南的爪哇犀已在2010年4月因为持续偷猎的猖獗最终灭绝。现在仅仅在印尼爪哇岛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还有50多头存活。爪哇犀不像其他犀牛会冲撞太靠近的人或动物,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爪哇犀便会逃之夭夭。
爪哇犀也称 小独角犀,属奇蹄目犀科,与印度犀是近亲。目前几近于绝种,只剩下五十至六十头左右,因为过度捕杀,目前仅在印尼的爪哇岛还有一个种群残存,其中印度亚种和越南亚种已经灭绝。爪哇犀在1989年曾于越南的吉仙国家公园用红外线照相机拍到,当时相信至少还有大约13只的族群;但因为越南保护措施的无力,以及偷猎者猎杀手段的不断升级,越南的爪哇犀已在2010年4月因为持续偷猎的猖獗最终灭绝。现在仅仅在印尼爪哇岛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还有50多头存活。爪哇犀不像其他犀牛会冲撞太靠近的人或动物,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爪哇犀便会逃之夭夭。
斯迪凡犀属犀科的一个属。
白犀属是犀科、犀亚科下的一属,由19世纪英国动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在1868年以白犀为模式种建立,现仅存白犀一种,野生种群分布于非洲南部和东部的草原及灌木丛。2010年澳大利亚学者科林·格罗夫斯等人经研究指出,白犀现存的两个亚种——北白犀和南白犀,分化时间已超过100万年,二者存在明显的形态和遗传差异,故将这两个亚种提升为独立物种,但研究结果未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
黑犀,也叫黑犀牛,是犀科黑犀属的唯一一种,产于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喀麦隆、南非、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尽管名叫黑犀,它们的体表颜色实际上更接近于灰白色,这个名字一般被用来区别于白犀,事实上这两种犀牛的区别不在于颜色,而主要在于体型,黑犀要比白犀小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