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拉克方程式 编辑
理论物理中,相对于薛定谔方程式之于量子力学,狄拉克方程式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的一项描述自旋-1/2粒子的波函数方程式,由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于1928年建立,不带矛盾地同时遵守了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两者的原理,实则为薛定谔方程的洛伦兹协变式。这条方程预言了反粒子的存在,随后1932年由卡尔·安德森发现了正电子而证实。
1
相关
包立方程式或称薛定谔-包立方程式,为描述带有自旋1/2的粒子在与电磁场交互作用下的修正方程式。在此之前,用以描述粒子行为的薛定谔方程式则未考虑到粒子自旋的性质。其为狄拉克方程式在相对论极限下的特例,应用在粒子速度慢到相对论效应可以忽略的场合。
魏尔费米子是一种无质量费米子,在量子理论和标准模型中发挥重要作用。魏尔费米子被认为是量子理论中费米子一部分,是赫尔曼·魏尔从狄拉克方程式中得出的解,被称为魏尔方程式。狄拉克费米子可以视为左手的魏尔费米子与右手的魏尔费米子的组合。魏尔费米子并没有被视为基本粒子。魏尔费米子在凝聚体物理学里以准粒子激发的形式存在。
马约拉纳方程式是相对论性的波动方程式。它与狄拉克方程式相似,然而式子中包含了粒子的共轭。此方程式由意大利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纳提出。
马约拉纳方程式是相对论性的波动方程式。它与狄拉克方程式相似,然而式子中包含了粒子的共轭。此方程式由意大利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纳提出。
马约拉纳方程式是相对论性的波动方程式。它与狄拉克方程式相似,然而式子中包含了粒子的共轭。此方程式由意大利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纳提出。
马约拉纳方程式是相对论性的波动方程式。它与狄拉克方程式相似,然而式子中包含了粒子的共轭。此方程式由意大利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纳提出。
颤动是一种理论上螺旋的或圆形的基本粒子运动,尤其是电子,因而产生了它们所具有的自旋与磁矩。如此运动的存在是由埃尔温·薛定谔于1930年首次提出,这是出于他对自由空间中相对论电子的狄拉克方程式波包解的分析结果,其中正与负的能态间的干涉产生了看起来是以光速绕着中央的位置变动,其角频率为



2
m

c

2



/






{\displaystyle 2mc^{2}/\hbar \,\!}

或用频率表示为大约1.6×10赫兹。
物理学中,以威利斯·兰姆为名的兰姆位移是氢原子两个能阶间的微小能量差。根据狄拉克方程式



n


{\displaystyle n}

量子数及



j


{\displaystyle j}

量子数相同但



l


{\displaystyle l}

量子数不同的氢原子能态应该是简并态,也就是不会有能量差值。
量子场论中,狄拉克旋量为一双旋量,出现在自由粒子狄拉克方程式的平面波解中:
包立方程式或称薛定谔-包立方程式,为描述带有自旋1/2的粒子在与电磁场交互作用下的修正方程式。在此之前,用以描述粒子行为的薛定谔方程式则未考虑到粒子自旋的性质。其为狄拉克方程式在相对论极限下的特例,应用在粒子速度慢到相对论效应可以忽略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