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因·列奥诺维奇·塔赫塔江是一位前苏联亚美尼亚裔的植物学家。他是20世纪植物进化、植物分类学和生物地理学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的其他研究兴趣还包括被子植物植物形态学、古植物学和高加索植物区系。
印度洋-太平洋海域或称印度-太平洋暖水区,是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分布区的一个分区。区域大约位于北纬40度线至南纬40度线之间,其东南部因受秘鲁寒流影响,南界明显向北偏颇。该分区也是世界海洋动物区系中面积最大者,包括印度洋、太平洋的绝大部分水域。也有划分方法未将美洲西海岸的区域划入印度-太平洋暖水区中,这样划分的该区域名称也被称作“印度洋-西太平洋区”。
鸟类传统分类系统是相对于1980年代鸟类DNA分类系统和2014年的鸟类分类系统而言的经典分类系统。主要依据J. L. Peter的分类系统,这个系统综合了形态学、生物地理学、生态学、行为学、胚胎学、古生物学的研究成果。
由于受到新分类系统的冲击,目前在世界范围逐渐废除使用。
动物地理学,是生物地理学 的一个分支,也是动物学和地理学间的跨学科结合领域,主要研究动物种类在地球上的分布以及分布的方式和规律。一般可分为生态动物地理学和历史动物地理学。
分子系统发生学是分析遗传分子差异的系统发生学的一个分支,以获得有机体进化关系的信息。分子系统发生学分析的结果在系统发生树中表达。分子系统发生学是分子系统分类学的一个方面,更广泛的术语还包括在生物分类学和生物地理学中使用分子数据。
华莱士线是生物地理学中,区分东洋区和澳大拉西亚区的分界线。1854年到1862年英国动物地理学者亚尔佛德·罗素·华莱士在马来群岛研究岛屿上的动物时,注意到婆罗洲与苏拉威西岛、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似乎有一条隐形的界线将两边的生物分开;界线以西接近东南亚的生物相,界线以东则接近新几内亚的生物相。华莱士注意到:巴厘岛的鸟类与爪哇岛几乎相同,但在距巴厘岛仅约30公里的龙目岛,却只有50%的鸟类相同。为纪念他的发现,科学界将划分这两区的界线称为华莱士线。
泛热带界或泛热带分布,亦作环热带界或环热带分布,是一个生物地理学的术语,即新热带界和旧热带界的合称,包含两个半球的热带区域。例子包括动物界的蚓螈类与现代的海牛目物种;而植物的属包括有相思树属及假马齿苋属。
全北界,亦作全北区,是一个生物地理学的名词,即古北界及新北界的合称,即: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和阿拉伯、喜马拉雅山脉和秦岭以北的亚洲,以及格陵兰、加拿大、美国、墨西哥高地、中美洲及部分加勒比海群岛。
在生物地理学上,地中海盆地是指地中海周围的陆地区域,属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有着颇具特色的地中海型森林、林地和灌木。作为一个经验法则,地中海盆地是旧大陆中长着橄榄的地方。然而橄榄树也见于世界上其他为地中海气候的地区,同时,地中海周边许多不属于地中海气候的地区并没有橄榄树的存在。
陆桥说是生物地理学的一种学说,用来解释不同大陆出现相同或类似物种的原因。科学家认为以往各大陆有狭长的地峡相连,使生物能在各大陆互相走动,后来这些地峡慢慢沈到海洋中,才造成今日各大陆的独立。此一学说后被大陆漂移学说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