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量 编辑
电磁学里,电荷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可使该物质置于电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带有电荷的物质称为“带电物质”,带有电荷的粒子称为“带电粒子”;但是口语上,带电粒子也常被不精确地俗称为“电荷”。
1
相关
罗伯特·安德鲁斯·密立根,美国物理学家,1922年IEEE爱迪生奖章得主与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10-1917年曾以油滴实验精确地测得出基本电荷的电荷量e的值,从而确定了电荷的不连续性,1916年曾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公式是正确的,并测定了普朗克常数;另外他在宇宙射线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库仑电荷量的国际单位,单位符号为




C



{\displaystyle \mathrm {C} }

。历史上,是先定义安培后定义库仑,1库仑是 1安培电流在 1秒钟内传递的电荷;即若导线中载有 1安培的稳定电流,则在 1秒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电荷量为 1库仑。
罗伯特·安德鲁斯·密立根,美国物理学家,1922年IEEE爱迪生奖章得主与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10-1917年曾以油滴实验精确地测得出基本电荷的电荷量e的值,从而确定了电荷的不连续性,1916年曾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公式是正确的,并测定了普朗克常数;另外他在宇宙射线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罗伯特·安德鲁斯·密立根,美国物理学家,1922年IEEE爱迪生奖章得主与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10-1917年曾以油滴实验精确地测得出基本电荷的电荷量e的值,从而确定了电荷的不连续性,1916年曾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公式是正确的,并测定了普朗克常数;另外他在宇宙射线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罗伯特·安德鲁斯·密立根,美国物理学家,1922年IEEE爱迪生奖章得主与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10-1917年曾以油滴实验精确地测得出基本电荷的电荷量e的值,从而确定了电荷的不连续性,1916年曾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公式是正确的,并测定了普朗克常数;另外他在宇宙射线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罗伯特·安德鲁斯·密立根,美国物理学家,1922年IEEE爱迪生奖章得主与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10-1917年曾以油滴实验精确地测得出基本电荷的电荷量e的值,从而确定了电荷的不连续性,1916年曾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公式是正确的,并测定了普朗克常数;另外他在宇宙射线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罗伯特·安德鲁斯·密立根,美国物理学家,1922年IEEE爱迪生奖章得主与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10-1917年曾以油滴实验精确地测得出基本电荷的电荷量e的值,从而确定了电荷的不连续性,1916年曾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公式是正确的,并测定了普朗克常数;另外他在宇宙射线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罗伯特·安德鲁斯·密立根,美国物理学家,1922年IEEE爱迪生奖章得主与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10-1917年曾以油滴实验精确地测得出基本电荷的电荷量e的值,从而确定了电荷的不连续性,1916年曾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公式是正确的,并测定了普朗克常数;另外他在宇宙射线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