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脊是一种在月海区经常被发现的地貌类型,其特征是在月海表面可能延伸数百公里的低矮、蜿蜒的山脊。皱脊是玄武岩熔岩冷却、收缩时形成的地质构造特征。它们往往显示了月海中所掩埋的环状结构的轮廓。在月海表面呈现出圆形轮廓或交错凸兀的山峰。由于类似皮肤下突出的静脉,有时也将它们称之为静脉。右图中是在陨石坑附近发现的皱脊。
7
捷佳耶夫山脊是月球危海中的一组皱岭,其中心月面坐标为19.9°N 64.2°E / 19.9; 64.2,全长176公里,其名称取自苏联地质构造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捷佳耶夫,1979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斯米尔诺夫山脊是月球澄海中一组绵长的皱岭,属于所谓蛇形岭的一部分,其中心月面坐标为27.3°N 25.3°E / 27.3; 25.3,全长156公里,名称取自俄罗斯地质学家及矿物学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斯米尔诺夫",197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在法国格勒诺布尔召开的大会上,该名称与其它众多月球地名一道被正式批准接受。
安德鲁索夫山脊是位于月球丰富海中的一道皱岭,中心月面坐标为,全长160公里,其名称取自俄罗斯地质学家、地层学及古生物学尼古拉·伊凡诺维奇·安德鲁索夫,1976年该名称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奥佩尔山脊是月球危海中的一道皱岭,其中心月面坐标为18.7°N 52.6°E / 18.7; 52.6,全长268公里,名称取自德国古生物学卡尔·阿尔伯特·奥佩尔,1976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哈克山脊是月球危海中的一组皱岭,其中心月面坐标为14.5°N 64.0°E / 14.5; 64.0,
全长197公里,名称取自英国岩石学阿尔弗雷德·哈克,197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在法国格勒诺布尔
召开的大会上,该名称与其它众多月球地名一道被正式批准接受。
巴洛山脊是月球静海中靠近澄海边界的一道皱岭,其中心月面坐标为14.0°N 30.6°E / 14.0; 30.6,全长约110公里,名称取自英国地质学家、皇家学会成员威廉·巴洛,197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在法国格勒诺布尔召开的大会上,该名称与其它众多月球地名一道被正式批准接受。
巴克兰山脊是月球上一道沿澄海西侧的海玛斯山脉分布的大型皱岭,它发端于苏尔皮基乌斯·盖路斯陨石坑以北,呈弧形向东南方延伸,直至接近阿切鲁西亚岬以北的利斯特山脊。该山脊的中心月面坐标为20.4°N 12.8°E / 20.4; 12.8,全长380公里,其名称取自十八世纪英国地质学家威廉·布克兰,1976年该名称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尼科尔山脊是月球澄海中靠近静海边界附近的一道皱岭,属于所谓蛇形岭中一道向南的短支,其中心月面坐标为18.0°N 23.0°E / 18.0; 23.0,全长50公里,名称取自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苏格兰地质学家及物理学家威廉·尼科尔,1976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蛇形岭是月球正面位于澄海东部一系列皱岭的非正式名称。该构造南北绵延约500多公里。1976年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并未使用该名称,而是把它划分为尼科尔山脊、利斯特山脊、斯米尔诺夫山脊和一道向北的无名山脊。该地貌结构最突出部分的月面坐标范围约为东经24°-26°、北纬19°−31°。1789年11月17日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希罗尼穆斯·施罗特首次对它进行了描述。
利斯特山脊是月球澄海南部的一组皱岭,位于普林尼陨石坑的北面,属于所谓蛇形岭的一部分。它起始于贝塞尔陨石坑以西,沿东南方向延伸,直抵南面的尼科尔山脊,然后折向东北,最后消失在贝塞尔陨石坑的西面,其分布途径构成一条大弧形。利斯特山脊的中心月面坐标为20.3°N 23.8°E / 20.3; 23.8,全长203公里,名称取自英国博物学家及医生马丁·利斯特,197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在法国格勒诺布尔召开的大会上,该名称与其它众多月球地名一道被正式批准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