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阵列 编辑
相位阵列,又称相控阵,是由一群天线组成的阵列。送往各个天线的讯号的相对相位经过适当调整,最后会增强讯号在指定方向的强度,并且减弱其他方向的强度。此技术本来是为射电天文学开发。后来也为主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所用。
1
相关
红旗四号是中国国防科委与解放军空军于1960年代在红旗一号地对空导弹系统的基础上提出的大幅改良型设计;不再延用红旗1-3号后级液体、前级固体的基础结构,改为使用新固体燃料的2级固体弹体,弹翼也有大幅变化。反应速度、极速、射程均增强,并且采用相位阵列雷达制导为目标。因采用大量新技术,而预期的高空高速敌机没有出现,红旗四号并未进入量产,于八十年代初下马,技术积累被用于后来的红旗9。
红旗四号是中国国防科委与解放军空军于1960年代在红旗一号地对空导弹系统的基础上提出的大幅改良型设计;不再延用红旗1-3号后级液体、前级固体的基础结构,改为使用新固体燃料的2级固体弹体,弹翼也有大幅变化。反应速度、极速、射程均增强,并且采用相位阵列雷达制导为目标。因采用大量新技术,而预期的高空高速敌机没有出现,红旗四号并未进入量产,于八十年代初下马,技术积累被用于后来的红旗9。
红旗四号是中国国防科委与解放军空军于1960年代在红旗一号地对空导弹系统的基础上提出的大幅改良型设计;不再延用红旗1-3号后级液体、前级固体的基础结构,改为使用新固体燃料的2级固体弹体,弹翼也有大幅变化。反应速度、极速、射程均增强,并且采用相位阵列雷达制导为目标。因采用大量新技术,而预期的高空高速敌机没有出现,红旗四号并未进入量产,于八十年代初下马,技术积累被用于后来的红旗9。
红旗四号是中国国防科委与解放军空军于1960年代在红旗一号地对空导弹系统的基础上提出的大幅改良型设计;不再延用红旗1-3号后级液体、前级固体的基础结构,改为使用新固体燃料的2级固体弹体,弹翼也有大幅变化。反应速度、极速、射程均增强,并且采用相位阵列雷达制导为目标。因采用大量新技术,而预期的高空高速敌机没有出现,红旗四号并未进入量产,于八十年代初下马,技术积累被用于后来的红旗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