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中国西汉时期文物,禁止出境展览文物,1955年于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甲区一号墓出土。器身呈四耳铜鼓形,器盖上铸刻有古滇国杀人祭柱的祭祀场面。出土时器身稍有残缺,器内盛有贝币。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西汉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中国西汉时期文物,1956年于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10号墓出土。该器器高50厘米,盖径25.3厘米,整体为束腰圆筒形,为典型的束腰圆筒形贮贝器类型,腰部两侧各饰有一个虎形耳,器盖上饰有4头公牛和1名骑马的骑士,骑士通体鎏金。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石寨山型铜鼓,是一类早期铜鼓,相对于万家坝型铜鼓,石寨山型的造型开始走向成熟,以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一批为代表。
杀人祭鼓铜贮贝器,中国西汉时期文物,1956年于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20号墓出土。该贮贝器由一铜鼓改装而成,器高30厘米,盖径32厘米,属铜鼓形贮贝器类型,器盖雕有各类人物34名,马3匹,牛1头,犬1只,中央三面铜鼓叠摞成柱。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诅盟场面贮贝器,或称诅盟场面铜贮贝器、诅盟场面青铜贮贝器,中国西汉时期文物,1955年至1960年间于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该器为青铜铸造,通高53厘米,盖径32厘米,底径29.7厘米。出土时器内贮贝币300余枚,器盖上铸圆雕立体人物127人,以干栏式建筑上的人物活动为中心,表现了滇王杀祭诅盟的典礼场面。2013年8月19日,诅盟场面贮贝器被国家文物局收录到公布的《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中,属于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云南省博物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昆明市的一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于1951年。旧馆位于昆明市五华区五一路118号,为苏式建筑。2006年3月,经云南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决定于官渡区广福路宝象河左岸建设新馆。新馆占地面积150亩,计划投资5亿元,于2008年12月31日奠基。2015年5月18日新馆正式落成开放,新馆建筑取意于云南传统民居“一颗印”,外形源自石林风化地貌特征,内有3层,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云南省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在云南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上百次的科学考古发掘、试掘、调查,包括石寨山古墓群、李家山古墓群大规模的发掘。
滇王之印,或称西汉“滇王之印”金印,是1956年11月云南省博物馆从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发掘的西汉时期古滇国王印,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汉武帝时期征服古滇国后,滇王降汉,汉武帝在该地设益州郡,封滇国国王为滇王,并赐滇王之印。该印为纯金铸造,重90克,印面为方形,边长2.4厘米,高2厘米。上有蛇纽,蛇昂首,蛇身盘血,背有鳞纹。
诅盟场面贮贝器,或称诅盟场面铜贮贝器、诅盟场面青铜贮贝器,中国西汉时期文物,1955年至1960年间于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该器为青铜铸造,通高53厘米,盖径32厘米,底径29.7厘米。出土时器内贮贝币300余枚,器盖上铸圆雕立体人物127人,以干栏式建筑上的人物活动为中心,表现了滇王杀祭诅盟的典礼场面。2013年8月19日,诅盟场面贮贝器被国家文物局收录到公布的《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中,属于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滇王之印,或称西汉“滇王之印”金印,是1956年11月云南省博物馆从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发掘的西汉时期古滇国王印,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汉武帝时期征服古滇国后,滇王降汉,汉武帝在该地设益州郡,封滇国国王为滇王,并赐滇王之印。该印为纯金铸造,重90克,印面为方形,边长2.4厘米,高2厘米。上有蛇纽,蛇昂首,蛇身盘血,背有鳞纹。
滇王之印,或称西汉“滇王之印”金印,是1956年11月云南省博物馆从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发掘的西汉时期古滇国王印,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汉武帝时期征服古滇国后,滇王降汉,汉武帝在该地设益州郡,封滇国国王为滇王,并赐滇王之印。该印为纯金铸造,重90克,印面为方形,边长2.4厘米,高2厘米。上有蛇纽,蛇昂首,蛇身盘血,背有鳞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