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芯内存 编辑
磁芯内存是一种早期的电脑内存。磁芯内存是利用磁性材料制成之内存,其原理为:将磁环带磁性或不带磁性之状态,用以代表1或0之位元,一长串1或0之组合就代表要储存之资讯。
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选数管是数字计算机存储设备的一种早期形式。选数管是在美籍俄裔发明家弗拉基米尔·佐利金的指导下,由Jan A. Rajchman和他的团队在RCA公司研发的。在磁芯内存开始广泛流行之前,选数管的开发团队并未能够生产出可用于商业的选数管,因此,直到今天,选数管在应用上仍然不为大多数人了解。
磁鼓内存是一种依靠磁介质的资料储存装置,为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计算机所用内存的早期形式,由Gustav Tauschek于1932年在奥地利发明。磁鼓为这套机制的主要工作储存单元,透过穿孔纸带或者打孔卡加载、取出资料。当时许多计算机采用了这种磁鼓内存,以至于它们常常被叫做“鼓机”。不过不久之后,磁芯内存等其他技术取代了磁鼓器成为了主要的储存媒体,直到最后半导体内存进入了储存媒体的领域。
晶体管计算机,现在通常称为第二代计算机,是一种使用晶体管取代真空管的电子计算机。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所使用的真空管会产生大量热量,且体积庞大不可靠。第二代计算机出现在1950年代末及1960年代,其印刷电路板都装有独立的晶体管和磁芯内存。这些机器一直到1960年代末以前都是主流设计,此后积体电路出现,引领了第三代计算机的发展。
IBM 704,由IBM在1954年推出的产品,是第一台内建硬件浮点数运算功能的电脑。它由IBM 701改良而来,采用磁芯内存取代威廉姆斯管,并增加了三组索引暂存器。为了支援它的新功能,它的处理器采用新的指令集,每个字组扩展到 36-bit,这个指令集架构被接下来的IBM 700/7000系列所继承。
磁扭线存储器是一种计算机存储设备,类似磁芯内存,通过包裹或封闭通电导线附近的磁带来实现。尽管磁扭线存储器的开发者贝尔实验室对它抱有很大的希望,它只在1968年到1970年中旬很短的一段时间里得到市场应用。这段时间里,早期的存储接介质都很快地被拥有更高存取速度、更低生产成本的半导体存储芯片取代。磁扭线存储器主要源于Andrew H. Bobeck的个人想法。不久之后,它总结了磁扭线存储器的一些概念,研发了磁泡存储器。
磁鼓内存是一种依靠磁介质的资料储存装置,为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计算机所用内存的早期形式,由Gustav Tauschek于1932年在奥地利发明。磁鼓为这套机制的主要工作储存单元,透过穿孔纸带或者打孔卡加载、取出资料。当时许多计算机采用了这种磁鼓内存,以至于它们常常被叫做“鼓机”。不过不久之后,磁芯内存等其他技术取代了磁鼓器成为了主要的储存媒体,直到最后半导体内存进入了储存媒体的领域。
磁镀线存储器是由贝尔实验室在1957年研发的一个磁芯内存分支。它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被机械组装,相比手工组装的磁芯,这潜在地降低了成本。
晶体管计算机,现在通常称为第二代计算机,是一种使用晶体管取代真空管的电子计算机。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所使用的真空管会产生大量热量,且体积庞大不可靠。第二代计算机出现在1950年代末及1960年代,其印刷电路板都装有独立的晶体管和磁芯内存。这些机器一直到1960年代末以前都是主流设计,此后积体电路出现,引领了第三代计算机的发展。
磁鼓内存是一种依靠磁介质的资料储存装置,为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计算机所用内存的早期形式,由Gustav Tauschek于1932年在奥地利发明。磁鼓为这套机制的主要工作储存单元,透过穿孔纸带或者打孔卡加载、取出资料。当时许多计算机采用了这种磁鼓内存,以至于它们常常被叫做“鼓机”。不过不久之后,磁芯内存等其他技术取代了磁鼓器成为了主要的储存媒体,直到最后半导体内存进入了储存媒体的领域。
在现代电脑内存中,感测放大器是构成半导体储存芯片电路的元件之一;这个术语本身可以追溯到磁芯内存
感测放大器是读取电路的一部分,用于从内存中读取资料时。其作用是感测来自位元线表示储存在储存单元中的低功率数据讯号,并将小的电压摆动放大成可识别的逻辑准位,以致于数据可以被内存以外的逻辑装置适当的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