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住町 (台北市) 编辑
福住町,为台湾台湾日治时期台北市之行政区,在旭町新荣町之东。台湾战后时期划入大安区,今台北市杭州南路二段、金华街信义路二段、丽水街、爱国东路之一部分均在町内。辖域内为公务员宿舍及台北刑务所
2
相关
锦町为台湾台湾日治时期台北市之行政区,位于福住町之南,千岁町之东,为日人居住地区。台湾战后时期划入大安区,今台北市和平东路一段、杭州南路二段与潮州街一带。町内有“锦町六条通”。
大安,旧名大湾,台北市地名。台湾清治时期、台湾日治时期初期称为大安庄,北接上埤头庄、中仑,西面三板桥庄、古亭村庄、林口,南邻顶内埔庄、下内埔庄,东为兴雅庄、三张犁庄、六张犁。1920年台北市成立时,街庄社乡改制为不设町的郊区“大字”,分为十二甲、龙安坡、坡心三个小字,与中仑、六张犁同为当时台北市之东界。1922年台北市西侧大字撤除重划为町,大安西侧变为幸町、东门町、福住町、锦町、古亭町、水道町。
大安,旧名大湾,台北市地名。台湾清治时期、台湾日治时期初期称为大安庄,北接上埤头庄、中仑,西面三板桥庄、古亭村庄、林口,南邻顶内埔庄、下内埔庄,东为兴雅庄、三张犁庄、六张犁。1920年台北市成立时,街庄社乡改制为不设町的郊区“大字”,分为十二甲、龙安坡、坡心三个小字,与中仑、六张犁同为当时台北市之东界。1922年台北市西侧大字撤除重划为町,大安西侧变为幸町、东门町、福住町、锦町、古亭町、水道町。
大安,旧名大湾,台北市地名。台湾清治时期、台湾日治时期初期称为大安庄,北接上埤头庄、中仑,西面三板桥庄、古亭村庄、林口,南邻顶内埔庄、下内埔庄,东为兴雅庄、三张犁庄、六张犁。1920年台北市成立时,街庄社乡改制为不设町的郊区“大字”,分为十二甲、龙安坡、坡心三个小字,与中仑、六张犁同为当时台北市之东界。1922年台北市西侧大字撤除重划为町,大安西侧变为幸町、东门町、福住町、锦町、古亭町、水道町。
大安,旧名大湾,台北市地名。台湾清治时期、台湾日治时期初期称为大安庄,北接上埤头庄、中仑,西面三板桥庄、古亭村庄、林口,南邻顶内埔庄、下内埔庄,东为兴雅庄、三张犁庄、六张犁。1920年台北市成立时,街庄社乡改制为不设町的郊区“大字”,分为十二甲、龙安坡、坡心三个小字,与中仑、六张犁同为当时台北市之东界。1922年台北市西侧大字撤除重划为町,大安西侧变为幸町、东门町、福住町、锦町、古亭町、水道町。
大安,旧名大湾,台北市地名。台湾清治时期、台湾日治时期初期称为大安庄,北接上埤头庄、中仑,西面三板桥庄、古亭村庄、林口,南邻顶内埔庄、下内埔庄,东为兴雅庄、三张犁庄、六张犁。1920年台北市成立时,街庄社乡改制为不设町的郊区“大字”,分为十二甲、龙安坡、坡心三个小字,与中仑、六张犁同为当时台北市之东界。1922年台北市西侧大字撤除重划为町,大安西侧变为幸町、东门町、福住町、锦町、古亭町、水道町。
大安,旧名大湾,台北市地名。台湾清治时期、台湾日治时期初期称为大安庄,北接上埤头庄、中仑,西面三板桥庄、古亭村庄、林口,南邻顶内埔庄、下内埔庄,东为兴雅庄、三张犁庄、六张犁。1920年台北市成立时,街庄社乡改制为不设町的郊区“大字”,分为十二甲、龙安坡、坡心三个小字,与中仑、六张犁同为当时台北市之东界。1922年台北市西侧大字撤除重划为町,大安西侧变为幸町、东门町、福住町、锦町、古亭町、水道町。
台北刑务所,是台湾在台湾日治时期的一座监狱,位于台北市福住町。监狱建筑建于1904年,战后仍持续使用至1963年至位于桃园龟山的新法务部矫正署台北监狱启用。至今留存的部分,只有台北监狱围墙遗迹与台北刑务所官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