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庸调制 编辑
租庸调制是隋朝唐朝时期一度实行的赋税和徭役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徭役为主。租庸调制需要均田制的配合,一旦均田破坏,租庸调法便无法施行。
8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孝德天皇,日本第36代天皇。敏达天皇曾孙,皇极天皇之弟。曾因不满苏我氏专权,以患足疾为名,不参与政治。与中臣镰足过往甚密。后与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发动乙巳之变,诛灭苏我入鹿一族后,被拥立即位,并立中大兄皇子为皇太子。在位期间推行政治、经济改革,定年号为大化,创日本年号之始;同年迁都难波长柄丰埼宫。646年颁布改新诏书,宣布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史称大化革新。推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实施新冠位制,设八省百官等。653年与皇太子发生政见对立,皇太子移居飞鸟。654年于难波驾崩。
差役法原是指唐朝的赋役制度租庸调制中“调”的限定由每年缴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改为了直接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