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理论 编辑
稳态理论,又译为稳恒态理论、恒稳状态学说,是物理宇宙学中的一个宇宙模型假说。稳态理论假设,随着宇宙扩张,新的物质会不断产生,使宇宙符合完美宇宙学原理。
1
相关
奥伯斯佯谬又称奥伯斯吊诡、黑夜佯谬或光度佯谬,是由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于1823年提出,于1826年修订,指若宇宙是稳恒态而且无限的,则晚上应该是光亮而不是黑暗的。在此之前,类似的想法已由开普勒于1610年提出,后来于18世纪爱德蒙·哈雷及契苏等天文学家的研究中逐渐成熟。漆黑一片的夜空印证了宇宙并非稳态理论的,是大爆炸理论的证据之一。
静态宇宙,物理宇宙学中的宇宙模型之一。在这个模型中,宇宙的空间不会扩张或缩小。1917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的论文《广义相对论下的宇宙观》,建立了这个模型。但在哈伯定律被确定,证实宇宙正在持续扩张中后,这个模型慢慢不被支持。英国学者在20世纪前半提出稳态理论支持这个观点,但现代物理学者主要支持大爆炸理论。
赫尔曼·邦迪,巴斯勋章,FRS,生于奥匈帝国维也纳,英国籍数学家与物理学者。他最有名的事迹是与弗雷德·霍伊尔、汤马士·戈尔德三人共同提出稳态理论。但他在学术上最显著的成就来自于对广义相对论的理论贡献。
奥伯斯佯谬又称奥伯斯吊诡、黑夜佯谬或光度佯谬,是由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于1823年提出,于1826年修订,指若宇宙是稳恒态而且无限的,则晚上应该是光亮而不是黑暗的。在此之前,类似的想法已由开普勒于1610年提出,后来于18世纪爱德蒙·哈雷及契苏等天文学家的研究中逐渐成熟。漆黑一片的夜空印证了宇宙并非稳态理论的,是大爆炸理论的证据之一。
奥伯斯佯谬又称奥伯斯吊诡、黑夜佯谬或光度佯谬,是由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于1823年提出,于1826年修订,指若宇宙是稳恒态而且无限的,则晚上应该是光亮而不是黑暗的。在此之前,类似的想法已由开普勒于1610年提出,后来于18世纪爱德蒙·哈雷及契苏等天文学家的研究中逐渐成熟。漆黑一片的夜空印证了宇宙并非稳态理论的,是大爆炸理论的证据之一。
奥伯斯佯谬又称奥伯斯吊诡、黑夜佯谬或光度佯谬,是由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于1823年提出,于1826年修订,指若宇宙是稳恒态而且无限的,则晚上应该是光亮而不是黑暗的。在此之前,类似的想法已由开普勒于1610年提出,后来于18世纪爱德蒙·哈雷及契苏等天文学家的研究中逐渐成熟。漆黑一片的夜空印证了宇宙并非稳态理论的,是大爆炸理论的证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