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犹太人大屠杀 编辑
立陶宛犹太人大屠杀是纳粹德国占领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后对当地犹太人犹太人大屠杀,几乎摧毁了立陶宛的整个犹太人社群,至二战结束时,立陶宛约21万名犹太人中有近95%被屠杀,多数人在1941年6月至12月间遇难。犹太人大屠杀为立陶宛历史上短时间最多人罹难的事件。黛娜·波拉特与康拉德·克威特等学者认为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即是始于立陶宛。
2
相关
波纳里大屠杀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1941年7月至1944年8月间,纳粹德国党卫队、别动队与所招募的立陶宛分队在立陶宛维尔纽斯附近波纳里车站附近森林所执行的立陶宛犹太人大屠杀,造成约10万人死亡,其中约有7万名犹太人、2万名波兰人与8000名俄罗斯人,许多遇害者为新建的维尔纽斯隔都居民。
卡尔·普拉格,是一名纳粹德国军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立陶宛犹太人大屠杀期间,他利用他在德国军队中担任参谋的职位,通过发放工作许可证来雇佣和保护维尔纽斯隔都的犹太人,为此很多犹太人得到了拯救。起初,普拉格雇佣隔离区的犹太人,在1943年9月底,他建立了一个名为“HKP 562 劳动集中营”。在这个集中营,他以许多男性犹太人所具有的工作技能对德国的战争进展至关重要,如果他们的妻子和孩子们能够生存的话,他们会工作更好为由,向很多人发放了工作许可证。1944年7月党卫军对剩余的犹太人进行最后清理,但普拉格提前发出了警告,大约有200多犹太人逃过一劫,直到苏联军队攻占维尔纽斯。战前有十万多犹太人生活在维尔纽斯,二战结束后只有2,000人幸存,其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得到了普拉格的保护。为此,普拉格获得了以色列授予的国际义人荣誉。
叶格报告》是一份由武装亲卫队旗队领袖卡尔·叶格于1941年12月1日所撰写的报告。叶格本身即是别动队第3别动小组的指挥官;该单位于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被编入北方集团军。该份报告是至今保存最为完整且纪录最为详细的别动小组杀人报告,同时也是记录立陶宛犹太人大屠杀、拉脱维亚与白俄罗斯等地的纳粹大屠杀的重要文献。
考那斯反犹骚乱为1941年6月25日至6月29日在立陶宛考那斯发生的立陶宛犹太人大屠杀事件。1941年6月底纳粹德国向苏联宣战后,立陶宛的右翼民兵组织立陶宛行动前线控制了考那斯与周围地区,开始进行反犹宣传并攻击犹太人。纳粹亲卫队旅队领袖法兰兹·华特·史塔列克于6月25日抵达考那斯,并公开发表反犹演说,他指挥立陶宛民兵首领阿尔吉尔达斯·克利马蒂斯对犹太人发动攻击。
考那斯反犹骚乱为1941年6月25日至6月29日在立陶宛考那斯发生的立陶宛犹太人大屠杀事件。1941年6月底纳粹德国向苏联宣战后,立陶宛的右翼民兵组织立陶宛行动前线控制了考那斯与周围地区,开始进行反犹宣传并攻击犹太人。纳粹亲卫队旅队领袖法兰兹·华特·史塔列克于6月25日抵达考那斯,并公开发表反犹演说,他指挥立陶宛民兵首领阿尔吉尔达斯·克利马蒂斯对犹太人发动攻击。
立陶宛安全警察又称索古马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占领立陶宛期间,当地与纳粹合作者组成的安全警队,与德国安全警察和亲卫队保安处合作,受安全警察下的刑事警察直接指挥,参与执行立陶宛犹太人大屠杀、镇压波兰反抗运动与地下共产党运动。邻国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皆无类似与纳粹合作的当地组织。战后立陶宛安全警察的成员后多逃至德国。
立陶宛安全警察又称索古马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占领立陶宛期间,当地与纳粹合作者组成的安全警队,与德国安全警察和亲卫队保安处合作,受安全警察下的刑事警察直接指挥,参与执行立陶宛犹太人大屠杀、镇压波兰反抗运动与地下共产党运动。邻国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皆无类似与纳粹合作的当地组织。战后立陶宛安全警察的成员后多逃至德国。
波纳里大屠杀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1941年7月至1944年8月间,纳粹德国党卫队、别动队与所招募的立陶宛分队在立陶宛维尔纽斯附近波纳里车站附近森林所执行的立陶宛犹太人大屠杀,造成约10万人死亡,其中约有7万名犹太人、2万名波兰人与8000名俄罗斯人,许多遇害者为新建的维尔纽斯隔都居民。
波纳里大屠杀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1941年7月至1944年8月间,纳粹德国党卫队、别动队与所招募的立陶宛分队在立陶宛维尔纽斯附近波纳里车站附近森林所执行的立陶宛犹太人大屠杀,造成约10万人死亡,其中约有7万名犹太人、2万名波兰人与8000名俄罗斯人,许多遇害者为新建的维尔纽斯隔都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