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是2011年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基本结束后,在新发现的文物中经遴选、推荐,由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组织评选,最终以投票方式选出的100项文物,共六大类,其中,古遗址27个,古墓葬6个,古建筑16个,石窟寺及石刻6个,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0个,其他5个。 图片展于12月23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同时发行由国家文物局编写、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学术画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7
唐脑山灯塔是浙江省嵊泗县境内的一座灯塔。灯塔位于洋山镇唐脑山岛,邻近船舶进出杭州湾和行驶沪甬航线的要道。1908年,灯塔由英国人建造。2011年,唐脑山灯塔与舟山市和宁波市境内的其他十二座灯塔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太平山灯塔又名大鹏山灯塔,是浙江省舟山市境内的一座灯塔。灯塔位于定海区境内,金塘岛西北的大鹏岛裂表咀上,为指示船舶进入甬江的重要航标。1906年,灯塔由中国商人杨希栋筹资建造,后因私人无力维护,为江海关接收。2011年,太平山灯塔与舟山市和宁波市境内的其他十二座灯塔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并于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浙东沿海灯塔是中国浙江省东部一批灯塔的统称,共计14座,分布于舟山群岛和宁波沿海。这批灯塔始建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一部分灯塔为西方人出资建造,另一部分则为中国航海人士所建。建成后所使用的设施不断更新并一直沿用至今,大多数灯塔至今仍在为宁波舟山港承担航标任务。浙东沿海灯塔是中国沿海开埠通商和近现代海事科技发展的见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011年,浙东沿海灯塔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2013年,原有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花鸟灯塔并入,浙东沿海灯塔被整体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菜花山灯塔是浙江省舟山市境内的一座灯塔。灯塔位于定海区,金塘岛以北、册子岛以西的大菜花山上,邻近西堠门水道。1927年,灯塔由象山县“二难兄弟”任筱和、任筱孚筹资建成,1936年由江海关接管。2011年,大菜花山灯塔与舟山市和宁波市境内的其他十二座灯塔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长围村围屋位于中国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罗坝镇燎原行政村长围自然村,2011年被列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之一,2013年3月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渔山灯塔是中国浙江省象山县境内的一座国际灯塔。灯塔位于渔山列岛中的北渔山上,为中国大陆最东面的国家一级灯塔。1895年,灯塔由江海关建设,后塔顶和灯器毁于战事,1987年完成重建并再次投入使用。2011年,北渔山灯塔与宁波市和舟山市境内的其他十二座灯塔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并于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半洋礁灯塔是浙江省嵊泗县境内的一座灯塔。灯塔位于白节峡水道半洋礁,距离白节山灯塔西北偏西三里。1904年,灯塔由原大沽口外曹妃甸灯塔拆卸改建于此。2011年,半洋礁灯塔与舟山市和宁波市境内的其他十二座灯塔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并于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节山灯塔是浙江省嵊泗县境内的一座灯塔。灯塔位于菜园镇白节山岛上,用于白节峡水道的导航。1883年,灯塔由英国人建造,1927年由中国职员管理。2011年,白节山灯塔与舟山市和宁波市境内的其他十二座灯塔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并于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泗洲造纸作坊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高桥镇泗州村,是中国现已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工艺流程最全、拥有先进造纸工艺的古代造纸遗址,为研究宋代中国南方乃至世界造纸工艺的传承和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遗址东西长约145米,南北宽约125米,占地1.6万平方米,有劳作区和生活区,完整保留了造纸工艺线:摊晒场、沤料池、皮镬、灰浆池、抄纸房和焙纸房等;附属建筑有石砌的道路、排水沟、水井和灰坑等。2011年被评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2013年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伽山灯塔是浙江省舟山市境内的一座灯塔。灯塔位于普陀区,洛伽山北部,用于指引船只进入普陀停泊。1883年,灯塔由英国人建造。2011年,洛伽山灯塔与舟山市和宁波市境内的其他十二座灯塔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并于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