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纪 编辑
第三纪,是古近纪新近纪的旧称。
2
相关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四姑娘山和夹金山脉位于中国四川省境内,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之间,包括邛崃山脉之中的7处自然保护区和9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9245平方公里,地跨成都市、雅安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四个地级行政区的12个县或县级市。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拥有丰富的植被种类,环境与第三纪的热带雨林相似,是世界上除热带雨林以外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这里也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全球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栖息于此。另外,这里亦是小熊猫、川金丝猴、雪豹及云豹等其它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于2006年7月12日登录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活化石,是指任何生物其类似种只存在于化石中,而没有其他现存的近似种。这些种类曾经从主要的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活化石定义是一般先发现化石再发现活体,或活体与确认的化石属同一种且同时存在。物种起源久远,在新生代第三纪或更早有广泛的分布,而目前大部分物种已经因地质、气候的改变而灭绝,这些现存植物的形状和在化石中发现的植物基本相同,保留了其远古祖先的原始形状。且其近缘类群多数已灭绝,比较孤立,进化缓慢的植物便可称为孑遗植物或活化石,并不是单从植物年龄而决定。
中生代是显生宙的三个地质时代之一,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地质年代。中生代最早是由意大利地质学家Giovanni Arduino所发表,当时名为第二纪,以相对于现代的第三纪。在希腊文中,中生代意为“中间的”+“生物”。中生代介于古生代与新生代之间。由于这段时期的优势动物是爬虫类动物,尤其是恐龙,因此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
白垩纪-古近纪界线旧名白垩纪-第三纪界线,K代表希腊文的kreta,是白垩的意思。是介于白垩纪和古近纪之间的界线,富含铱的黏土层,大约出现在六千五百万年前。这段期间发生大规模的绝种,包括恐龙和其他的动物族群,都遭受灭绝的命运。
亚库皮察山脉是北马其顿共和国境内的山脉,位于该国中部首都斯科普里以南,最高点海拔高度2,540米,由片麻岩、页岩、石灰岩和白云石组成的山体在第三纪形成。
古蟾属第三纪欧洲中部一类原始青蛙。虽然并非近亲,它们的外观很像非洲爪蟾。
丰泽小心蛤,又名汉英心蛤,是小心蛤亚科小心蛤属的种。其化石在上新世第三纪及第四纪时期亦有出现。本物种原属帘蛤目的心蛤科,2012年与小心蛤亚科一起改属Condylocardiidae科。
沙尔山脉是巴尔干半岛的山脉,从科索沃和北马其顿西北部,延伸至阿尔巴尼亚,覆盖1,600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高度2,748米,山体在第三纪时期形成。
丹尼尔·艾萨克·阿克塞尔罗为美国植物学家与古生态学,研究领域专攻于第三纪美洲大陆科迪勒拉山系植物群的研究,尤其是从当地特定植物化石与气候变迁之关联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二十世纪时处于领导地位。
活化石,是指任何生物其类似种只存在于化石中,而没有其他现存的近似种。这些种类曾经从主要的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活化石定义是一般先发现化石再发现活体,或活体与确认的化石属同一种且同时存在。物种起源久远,在新生代第三纪或更早有广泛的分布,而目前大部分物种已经因地质、气候的改变而灭绝,这些现存植物的形状和在化石中发现的植物基本相同,保留了其远古祖先的原始形状。且其近缘类群多数已灭绝,比较孤立,进化缓慢的植物便可称为孑遗植物或活化石,并不是单从植物年龄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