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 编辑
《第二性》是一部关于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散文,在作者西蒙·波娃41岁时,1949年创作并出版。整部作品分为上下两卷,被公认为是一部哲学著作。波伏娃选择从存在主义角度出发展开论述。也正因如此,她的这部作品不仅仅是简单地论述了妇女在二战之后的状况,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哲学作品,从文学历史社会学生物学医学多方面进行丰富地举例和分析。整部作品通篇所想传达的理念是没有一个女人的命运是计划好的。排除人类的决定论,对于女性弱势这一事实以及导致这一事实的与生俱来的原因这两点,波伏娃在作品中都加以关注和论述。对于这个问题,存在主义暗示了整个人类的责任:波伏娃不仅控诉男人对于女人的歧视、卑鄙甚至有时残忍的所作所为,同时也指出了女人对于自己弱势地位的造成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波伏娃认为她们被动、屈服、缺乏雄心。作者因此认为女性解放的成功唯有依靠男性与女性的共同的坚定意志才能实现。在波伏娃看来,女性获得解放必须依靠以下两个途径:对于生育与否的自我决定权以及工作。《第二性》被译成各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几百万册,时至今日,仍是女权哲学的“圣经”。
5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越洋情书,被誉为二十世纪女权运动先驱的法国女作家西蒙·德·波伏娃作品,里面收录从1947年到1964年写给美国作家纳尔逊·艾格林的304 封信。西蒙·波娃三十九岁访美时认识了美国情人艾格林,两人开始有了恋情,回到法国之后,西蒙·波娃开始与艾格林通信。初识艾格林时,正是西蒙·波娃积极创作《第二性》的时候。越洋情人在通信中一度论及婚嫁,终于无法割舍自己的事业而作罢,三年后这段恋曲结束,但双方仍持续通信长传十七年之久。1999年《越洋情书》出版,引发了激烈讨论。
西蒙·德·波伏娃奖是一项表彰女性自由的国际人权奖项,2008年起授予为男女平等以及反对人权侵害而抗争的个人或团体。该奖取名自法国作家和哲学家西蒙·德·波伏娃,她的名作有1949年女权论述《第二性》。
西蒙·德·波伏娃奖是一项表彰女性自由的国际人权奖项,2008年起授予为男女平等以及反对人权侵害而抗争的个人或团体。该奖取名自法国作家和哲学家西蒙·德·波伏娃,她的名作有1949年女权论述《第二性》。